今天的语文赛课现场,我对这节课印象非常深刻。于是想着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挑战一下这节课,在赛课之余,和同伴一起研讨并对这节课有了自己的思考。
精准解读文本。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主题《“贝”的故事》入手,找准关键词“贝”,“故事”。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标题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和我们需要如何处理文本内容。既然找准了词语,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在关键词的引领下,为教学设计打开自己的视界,基于学生的学情、班情,构建现实与文本的链接,用俯瞰的视角关注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育人目标、语文学科素养目标。
理清教学思路。作为教师,应该找到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个点就是重点、难点和亮点,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意愿,更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从这个点切入文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以《“贝”的故事》为例,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入手,教师用实物“贝”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此及彼地让孩子谈论自己对“贝”的了解。孩子们的回答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也有可能会有不着边际的情况,但是不要紧,可以鼓励孩子在已有认知上尽情表达自己,珍珠、贝壳、首饰、摆件等,这些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特别是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对学生的现场互动与生成有自己的预设,以便于在现场教学中有AB方案。从汉字的演变文化中,让学生开启“贝”与钱物相关的思考,然后再拓展延伸至偏旁部首如:贝、金字旁、草字头等,让学生在理解学习了文本之后,进行现场的迁移应用与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基于儿童立场。我们一直坚持要进行课前调研,特别是对学生学情的深度了解,毕竟小学生的认知理解、生活经历、已有知识储备、社会阅历都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宽孩子们的学习视野,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以儿童为中心,我们要将作者的写作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等,找到一个平衡师生关系的支点,让其链接到孩子们的真实世界里,成为有话可聊的“共同体”,实现作者的立意、文本的表达、学生的互动与迁移创新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在老师的桥梁引领之下,达成教与学的良性循坏,让作者与儿童拥有完美对话,让学生朝着更高的素养目标努力,打破文本的圈囿,有属于儿童不一样的视角或广角,逐渐养成大语文观,让字、词、句、段、篇在润物无声之中,有助于儿童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和成长自觉。我们的老师不能一味地以为学生还小,不懂的地方很多,就不肯放手,其实我们只要学着给孩子支点,让他们自己找平衡,多一把评价的标尺,也许真的就会出现更多有个性特色的孩子,或成为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为社会做贡献的名家大咖。
所以,不管是赛课,还是常规课,一定要记住在文眼的引领下,以关键信息为线索,思路清晰地给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考机会和展示平台,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思考去撬动支点,让学生“动起来”,在体验互动中培育和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今天的另一个收获便是,课堂教学是教师素养外显的主阵地,随时随处都彰显了教师自身的素养。课堂里的模样,就是他日常生活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