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人,拥有MBA学位,在大企业任职,就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高中时为了考大学而努力,大学时为了找工作而努力,工作后为了升职而努力。
但是32岁那年,他突然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环球之旅,花了9个月时间走过7万里路程。返回美国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一本书,本来是自费出版,没想到一年之内就变成畅销书,被翻译成了 39种语言。
这个男人就是约翰·史崔勒基,这本书叫做《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有人说这是一本心理自助读物,也有人说这是一本披着哲学外衣的鸡汤读物,单看书名又觉得像 一本小说,读完之后才发现这也是一本可以归类于个人成长的读物。书很薄,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如果剔除故事背景,恐怕两千字就可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不过,阅读一本书,但凡有一点点启发和收获,那也是值得的。
书中的主人公名叫约翰,他为了摆脱令人沮丧的工作,给自己放了一周假,开车出去旅行,遭遇了高速堵车的囧途,为了节省时间,他选择了驶离高速,开到了一个很荒凉的地方,意外地邂逅了一家咖啡馆。咖啡馆的名字叫“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
约翰准备点餐时,发现菜单的背面写着一个大标题:等餐时请思考,下面列了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在整个点餐用餐期间,咖啡店的侍者和厨师围绕这三个问题与约翰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在启发式的聊天和思考中,约翰认识到唯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能解决当下的困惑和迷茫。
其实菜单上的“你为什么来这里”不是表面上指你为什么来到这家咖啡馆,而是指我为什么存在,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旦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便意味着一种觉醒。
这个问题可不简单,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期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在小时候就想清楚了,有的人长大一些才开始想,还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人到中年才发现自我存在的意义,然后义无反顾地为了这个意义用尽余生,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即便面临疾病和死亡也毫无畏惧。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就会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会为了实现这个意义,做一切想做的事。通常这样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
1.如何才能找到自己为什么存在呢?
人们寻找答案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人通过冥想问自己为什么存在;有人一边听自己喜爱的音乐,一边记录自己的想法;还有人选择到大自然中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也有不少人选择和朋友或陌生人交流分享这个话题;还有人会通过阅读,在书中理念和故事的引导下找到答案。
选择什么方法关键在于个人,全世界能够告诉我们答案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很多人都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选择独处,找一个地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体验不同的事物,接触不同的理念,留意自己对各种事物的反映,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寻找答案。
只要当我们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存在,并且开始为这个存在意义作出实际努力后,我们才能感到满足。
生活本来就很精彩,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发现自己就是生活的创作者,没有发现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
2.当我们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如何为之付出努力呢?
咖啡店里的凯西为约翰讲了一个她与海龟比赛游泳的故事。
凯西在夏威夷海潜水时遇见了一只漂亮的绿海龟,她试图加快速度追上海龟仔细观察一番,结果却离海龟越来越远。
海龟游泳的动作遵循着海水的运动规律,当海浪推向岸边,与海龟游行方向相反时,海龟会浮起来划水,但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浮在原地。当海浪流向海洋的方向,海龟会加快划水速度,这样就可以乘着海浪前进。
海龟从不与海浪相争,而是巧妙的利用海浪的力量。凯西之所以无法追上它,那是因为她不顾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终都在划水,在反方向的海浪中越是用力向前,越是感到疲惫。最终没有足够的精力顺势向前了。
海龟却始终借助海水的力量,优化自己的效率,这就是他游得比凯西快的原因。
从海龟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的努力和你想做的事不在同一个方向,你就会浪费许多精力,等你有机会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时,你可能已经没有力气和时间了。所以那些消耗我们注意力、精力和时间,但是与我们目标并不相关的事就是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反向海浪。
当我们想清楚这一点,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会不一样,就会谨慎选择划水的时刻,关注自己划水的理由。
3.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好的时机是当下
当约翰向咖啡馆的厨师迈克夸赞饭菜美味时,禁不住问他为什么不去开个分店呢?这样就可以赚大钱了。
迈克向约翰讲了渔夫和商人的故事:
一个商人去度假,他想远离尘嚣好好放松一下,攒足干劲再回去赚钱。于是他飞到一个遥远的小渔村,遇到了一个当地的渔夫。
商人问渔夫:你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渔夫回答说:我每天起来先和妻儿一起吃早饭,然后送孩子上学,之后我去打鱼,妻子开始画画。每天我都会花几个小时打鱼,等打上来的鱼够全家吃了,就回家打个盹儿,晚餐后和妻子沿着海滩散步,看日落,孩子们在海里游泳。
商人惊呆了,每天都这么过吗?你还能捕到更多的鱼吗?
渔夫看着他微微一笑:“能啊,我经常捕到多余的鱼,不过我把他们都放了,你看我就是喜欢捕鱼。”
“可是你为什么不捕一整天鱼,然后把鱼卖掉,挣更多的钱,不久你就可以买第2艘船,第3艘船,雇其他渔夫给你捕更多的鱼,过不了几年你就可以到一座大城市里的办公室工作,10年内你就可以拥有一家国际渔业公司。”
渔夫对商人笑笑:“我干嘛要那么做?”
商人说:“为了挣钱啊,你这样做就能挣很多很多钱,然后退休。”
“我退休之后干什么去?”渔夫依然满脸微笑。
“退休之后你就可以干任何你喜欢干的事。”商人依旧自以为是地说。
“我喜欢捕鱼,那我退休后就可以天天捕鱼,然后晚上可以和我的妻子一起沿着海滩散步、看日落。可是我现在过的不就是这种生活吗?”
我们常常会像这个商人一样,总觉得人生最想做的事需要等到攒足了钱才能开始,或者等到退休才能开始。我们总是不停地憧憬未来,不停地为这一天做准备,希望有一天可以过上随心所欲的日子。
但事实上,我们永远都找不到那个准备妥当的时间点,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如果我们还是抱有这种思想,等到六十岁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剩下的时间恐怕就太少了。
活在当下,每一天都是最好的开始时机,哪怕花上半小时的时间,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即便是最小的事,也能让人产生满足感。
写在最后:
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主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还是被动接受惯性的生活,控制权就在你自己的手里。今天多一点思考,明天就多一点可能。
(2022年度营 第39篇,2585字,累计712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