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之后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暖气终于要来了
度过了长时间瑟瑟发抖的日子
相信几天后的北方孩纸们
一定是幸!福!感!爆!棚!
不过,在准备嘚瑟之余
你有木有考虑过无暖可供的古人的感受?
其实古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开始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
秦朝的贵族则用“壁炉”和“火墙”等取暖。壁炉里主要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
汉时,汉武帝建立了一座温室殿,这座温室殿和皇后的宫殿一样,主要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取暖。注意,是花椒和泥!普通百姓享受不起,就在家里置一些简易的火炕。
火炕历史悠久,在北方家庭比较普遍。《宋文鉴》记载,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清代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对炕有专门描述,称“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以发火,谓之‘炕’。”清代道光年间有《土炕》诗,称“莫以牙床耀锦茵,聊依炕暖便安身”,由此可见,土炕是低调简朴的取暖办法。
唐代取暖设备有了较大改进。《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可以看出,那时的炭,质量十分傲娇!
宋时官员和皇帝使用的炭更加考究。《宋史·食货志》中记载,“京西、陕西、河东运炭至京师,薪以斤计一千七百一十三万,炭以秤计一百万”。不仅如此,进贡的炭还要制作成野兽的形状。南宋时更加是纸醉金迷,宋高宗甚至要求进贡的炭必须是“胡桃文鹑鸽色”,炭火除了用来烧,竟还成了把玩物件,可见宋朝对于器物的迷恋。
炭火可以放置于炉中,也可以放置于火盆,比如这样:
话说回来,现代人烤炭火,最常见的也应该就是用火盆了。
了如三舍-火盆
除了炭火,地炉也是宋人冬天取暖的得力设施。地炉修建也很简单,在屋子里挖出小坑,四周用砖石垫垒,在当中生火取暖。欧阳修在湖北夷陵当县长时,因为新修了地炉,冬天不再受寒冻之苦,于是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庆祝:“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南宋、辽金时期烧炕已经使用煤炭。金代学者赵秉文长住北方,有《夜卧炕暖》诗,说“近山富黑瑿,白金不难谋。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黑瑿指的是煤炭,由于设计得当,煤烟熏不到人,即便屋外积雪三尺,屋里也暖气融融,在暖炕上睡得很舒服。
到了明清,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也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时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与养生,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
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装袖子里。《红楼梦》里,林黛玉还曾经拿手炉调戏薛宝钗——薛宝钗刚劝贾宝玉别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头特意给她送手炉来,指东打西的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我了?
除了利用工具取暖,古代由于诗词兴盛,大多数的诗人士子们也会围炉夜话,以聊天、吟诗作对的方式驱散寒意。当然这个时候如果摆上一席茶,茶席上暖暖的陶炉烧着炭火,那自然是再应景不过了。
了如三舍-“丰盛时光”茶席
▼▼▼
丰盛时光之席,有一炉、一架、一则、一鼓、一承、一急须、一提梁、四茶杯……
右手竹节炉架,内有一炉。陶炉六边,口沿支耳、底部腿足一体成器。园林墙窗样式的炉洞开设巧妙:弧线造型深得江南造园精髓。胎体颜色通过手工熏制——墨白分明,有水墨之意境。炉上架紫砂圆腹提梁壶,圆浑、朴拙、厚重,无矫揉造作之气。
席中置紫金海棠壶承,上立柴烧侧把壶。此壶手工拉坯制器,腹壁带有弦纹,造型虽朴实无华,但规整大气,流、侧把、盖钮等构件造型均交待得干净利索,毫无拖沓之感。侧把壶经柴窑烧制,发色黑黄相间,斑驳无华,有沧桑韵味。
至左手,置了如三舍藏明代介休窑褐釉兔毫小玉壶春瓶,器撇口、细颈,溜肩鼓腹,下有圈足,整体施褐釉,并带有窑变。此件玉壶春制坯规整,窑变似江水波涛,浪花点点,器虽小,但难掩大气磅礴之势,为一件难得的且保存完好的老窑口典藏名器。
器有新老、色有明暗、形有高低,物尽其用、不浮不躁,方成佳席。
图片与文字皆为茶边求(chabianqiu2016)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