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想改变却又不想努力的孩子
最近一周对九班孩子的状态还是比较担心的,人貌似在教室,而心不在课堂。从周三我就默默地在心里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淡定:他们不可能始终鸡血,他们也得喘口气,我持续多关注点,再多给他们点时间……
周五下午,毛老师、张老师我们持续在群里点评孩子们的近况,在办公室里交流,我真也是无法淡定了:能力突出的孩子有些浮躁轻飘,基础薄弱的孩子不肯吃苦上进,状态明显不如上两周。
同样的老师、同样内容的测试,鉴于本周十班的孩子们明显课堂活跃、作业认真对待,所以两个班的测试结果一目了然。就以全对的孩子为例,让家长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吧!
先看看数学:
再来看看英语,同样内容的听写十班周二就检测完成了,有17个孩子全对!而晚一天才听写的九班才只有9人全对……
这在平时,两个班是不相上下的。这中间流失的这近10个孩子去哪里了呢?我想相关的孩子应该明白自己的情况,而相关的家长们也应该是知道原因的吧……
其实,真正让我不淡定的远非这些,关键是一些家长和孩子的态度。班里爱睡觉的男孩有两个,一高一矮;爱睡觉的女孩子目前只有一个。这三个孩子几乎节节课都有睡,可是据我们观察下课后他们却还特别活跃,一点也没有困倦的样子。
女孩子课间嗨聊笑得花枝灿烂,看着你也跟着很开心。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严重的家校合作缺失,孩子退步明显。虽然知道与她家长的沟通可能还是会石沉大海,但是必要的提醒他们让孩子睡好觉至少有个好的身体我还是要做的。信息发出去,依旧石沉大海,毫无音信。班级的老师们都觉得不拉她一把可惜了,三年了,好多时候,我们也深深地感觉到了什么叫心有余力不足……想来唯有心痛。
高个儿男孩下课后喜欢在班与班之间窜游。这孩子情商智商都比较高,老师们也很喜欢他。他呢家境富裕、衣食无忧、父母溺爱、养尊处优,对未来毫无压力,计划常定常新,三分钟热度,好在有个给力的姐姐一路拉扯着他,她常常和我们交流沟通,老师们的用力也好有个着力点。最近的课上,男孩子的睡觉问题改善很大。
而矮个儿男孩呢就没有这么幸运的家人给力支持了。所以他的问题就比较多,他也很聪明,只是不在功课与课堂上。下课玩得开心,经常打了预备铃了再借着接水的名义,上课了还迟迟不肯进班,一副无忧无虑的“天真”……考虑到给他家长反馈有时打不通电话,有时不回复,有时就简单俩字“收到”毫无效果,老师们也是觉得孩子可怜,那就对孩子本人苦口婆心一点吧……可是,教育,终得走他和他家长的心才行。
抛开这几个孩子,自从进入毕业班,又有多少家长和孩子已经或者正在放手,又有多少家长依旧靠着偶尔管教、时常唠叨、总是打击来进行同步陪伴的?
那些放弃的、偶尔管教的、单纯打击的、在家任由孩子手机查题的家庭,孩子不仅在退步,他/她也在放弃!你相信什么,孩子也能看见什么。
你相信孩子用用手机没什么大不了,他/她也觉得抄袭、不完成作业、上课睡个觉……没什么。
你相信孩子不行、混完毕业就行,他/她也觉得就这么过自己的人生没什么。
你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混到最后撞撞运气看,他/她也觉得还有捷径可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你相信学习这条路窄,他/她也跟着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前期的懒惰、任性、混日子、耍小聪明,后期肯定要花数千倍、数万倍的精力与代价,最崩溃的就是,还不一定能补得上。
名嘴蔡康永曾说:
你15岁的时候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见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你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你28岁遇到了一份非常好、也很适合你、但是要求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风景。
我承认,学习这条路不好走,很难走。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中途下车了。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你可以不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汗水、就可以走捷径一路亨通直达的事情!
可恰恰就是这条难走的路,这条你所谓的窄路,才会让你聚焦一个努力的方向,一直投入,不断深入,直至出色。
上周和一个觉得学习太难了想要知难而退的孩子聊天……
(敬请关注明日更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私信我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