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都市生活的一种最新观念,倡导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舍弃多余的废物,对拥有的物品进行筛选,整理出更多空间接受新事物;离开不属于自己的人生环境,离开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优点。
不要苛求他人,对待他人的最佳方法是理解,最好的态度是包容。就算他人有了错误, 也不要大惊小怪、耿耿于怀,难道你没犯过错误吗?当然,宽容也有限度,你不能无限制地宽容别人,要有自己的底线、自己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以友好的态度指点他人,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意见,既是对他人的帮助,也完善着自己的人格和修养。要记住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永远不要对别人说三道四。
或许,只有被杂乱的情绪困扰过,才能对断舍离有深刻的感触。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读完这本书,面对一屋子的东西,我第一次认真的审视了自己和它们的关系,或许它们都有当时的故事,给我带来过短暂的欢愉,只是后来不再参与我的生活。
我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我对这些物品经过多次删减,最后只留下常用和珍贵的,在割舍的过程中,在与物品的较量中,对自己的认知也更加清晰,以便于日后生活的规划。断舍离不仅仅是生活中的断舍离,也是心灵上的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舍弃多余的废物,想想我们买大量的物品填满家中的每一个位置,其实也就买的一瞬间比较快乐,在家中找不到物品存放的地方时也是非常焦躁的,对物品进行筛选,控制购买的欲望,才会有更多空间接受新事物。当我们自己感到疲惫不堪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来一次心灵上大扫除,与负能量进行断舍离。
果断的断舍离,虽然会有一时的戚戚然,却让我们更加充实专注。就像一直敏感自卑的自己,真的需要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吗?真的需要计较那些琐碎的过往吗?那些原本不需要过多在意的人和事,却耗费了时间和情绪,只有学会取舍,和彼此理解珍惜的人一起,才能去体会生活快乐的一面。
相比于很多人来说,我不是一个绝对的断舍离践行者,依然对物品有一定的依赖,而我理解的断舍离,也不是一味的扔东西到空无一物,我希望自己尽可能的对拥有的东西物尽其用,减少自己对浪费的内疚感,继而保持干净整洁清爽舒适的生活状态。
断舍离是在“出”的思维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把有限的时间,空间,可用的能量,留给更值得的人,事,物。
很多指导他人断舍离的文章和帖子都告诉我们,你应该扔掉的一个长长的清单,你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理念,我并不倡导大家无物一身轻,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里汲取灵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