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不是个好听的词,却是很流行的新词汇。
百度词条:
“脑残,贬义词,是指荒唐的、糊涂的、无逻辑性的、不合情理的错误思维,如同脑细胞残疾一般无可救药,泛指不学无术水平低的人做事糊糊涂涂、随心所欲,摸索搞,不按照规律做,不正常,神经质的思维。同时泛指做事情总是不考虑严重消极后果,损人不利己,把错误当作成绩四处炫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邪恶品行。”
鹏哥解释:
脑残,脑思维片面、不周全,或者,脑思维瘫痪、约等于无脑。用来评价人、攻击人的词语,多适用于他人,通常饱含了愤怒、鄙夷或厌恶,并且感情强烈。偶有适用自身的,用以自嘲。
应用场合:
——公共话语空间。例:(看到听到自己困惑不解的事件或言论)“真脑残!”“居然有这种脑残的XXX!”
——隐私交际空间。例:“他那人脑残!”“不要接受这种脑残的XXX!”
应用特性:
正确性。可彰显自己认知绝对正确。
正义性。可体现自己站在正义一边。
果断性。可立即结束讨论,将意见分歧上升为对骂。
抒情性。可酣畅淋漓地抒发不满,让对方懒得讲理。
开放性。可无限外延地使用,替代一切理性词汇。
应用语境:
语境一:
A:就是A!
B:是不是B,或AB?
A:你脑残!
B:……
语境二:
A:我讲的是……
B:不对。
A:你脑残!
B:……
语境三:
A:我讲的是……
B:你脑残!
A:咱来探讨下。
B:我不跟脑残说话。
语境四:
A:脑残!我告诉你……
B:……
A:算了,跟脑残讲不清楚。
B:……
语境五:
A:脑残!
B:你脑残!
A:你脑残!!
B:你脑残!!!
未详列的敬请留言补充。
应用思考:
脑残所针对现象通常发生在认知、言语和行为方面,任一方面均可发生缺失表现出类似症状,而言语和行为通常由认知决定,所以言语行为表现均可归为认知问题,故以脑名之。
实际上,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无论多么博学,都有可能存在自己不了解、不理解的事实和学说,全知全能者永远不存在。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酷的事实,脑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鹏哥同学。
缺失与不足会永恒存在,所以无法求全责备,也无法伪装完美,只有勇敢面对,接受并努力补足自己,苟日新日日新,才能减少被他人扣帽子的机会。
应用建议: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承认自己的无知,让他成了最聪明的人。
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做到脑袋空空,才能不执一端,孔子以他的思维方式成就了千古圣人。
释迦牟尼也传达给我们这样的讯息:“无所知,无能知。”一物不执,可成就圆满智慧。
凡夫俗子,才不及当代贤者,智不及古代圣人,只能保持谦虚不断学习新知,保持谨慎不随意下定论更不随意攻击他人,追求健全才能远离残缺。
真忍不住想用本词怎么办?
大法在此:
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让脑残的脑残去,自己不脑残才是最重要的。
理论兼容:
兼容“傻X”“X婊”等不雅之词及“愚昧”“迷信”等相关贬义词汇。
请多留言批评,帮助鹏哥同学脑残轻一点,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