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朋友到齐的时候,我们吃个小甜点,《糖球》。
这故事非常有趣,孩子们开心了,开胃了,人也齐了。
然后打开音乐,开始今天第一本书:《彼得与狼》。这本书原文即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乐旁白,那是一个少先队员彼得的故事。如果你从一个少先队员和苏联时代背景着手,你肯定会想到:“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如果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目,那引号中的必是最佳的唯一的答案。
然而,真是如此么?伟大的艺术家,包括普罗科菲耶夫本人,都不会将一个好作品框定在一个故事之上而死于局限的时代背景之下。事实上,这个故事的生命力,几十年流传,经久不衰,为后人提供着无限可能的创作根源。
这不,插画家柯薇塔完全没管少先队员的事情,扯开膀子就画出一堆不在理解范围内的插画。我们该怎么去看柯薇塔,我不知道。所以请孩子们来告诉我。这本书文字故事不短,文字和插图的配合不在同一个画面之内,我选择口述这个故事,对应插画的节奏,其中遇到重要的情节,可以反复回翻插画。
绿色,红色,银色闪光的小片,镂空的小片,镂空格子。。。。。。也许它们都各有隐喻,但也说不定不代表什么。我们并不需要去探究柯薇塔为什么这么画,或者她画了什么,当孩子们能够从图画中读出故事,那作者通过插画传递的信号就算被接收到了,作者就是成功的。而每一个孩子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不尽相同。
当然,我也保留我对这本书的看法,比如我认为圆环形代表平衡,表示这个平静的早晨,但是中间一块破洞又预示将要发生紧迫的危险。银色的小片,像刀锋一样隐喻了即将发生的事。窗棂镂空格子后面的猫,又表现出猫对小鸟心怀不轨的打望和窥探。。。。。。等等,这些我都没说。孩子们只需要知道,原来可以这么画,原来可以这么表达。孩子们惊奇地看着这本书里奇怪的画面,问东问西,伸出手抚摸画面的凹凸,迫不及待地打开镂空的页面。他们心急翻书撕破书页与他们心中感受到的启迪,我想,是正相关的。
故事讲完,我们在不解和困惑中,合上了柯薇塔。
打开小音箱,光明正大,从头开始播放刚才一直在暗暗循环的背景音乐,《彼得与狼》交响曲,附带英文旁白。由于是英文旁白,孩子们听不懂旁白的意思,反而更加竖起耳朵分辨乐器和音色。这时候使用我事先准备的乐器与角色配对卡片,请孩子们聆听代表不同角色的乐器声音和属于它们的独特旋律。非常灵,长笛的声音就是叽叽喳喳的小鸟,双簧管就是那只有点滑稽的鸭子,走路一摆一摆的,单簧管就是那只蹑手蹑脚的猫。。。每一个角色都贴切无比,当那些独特音色的音乐声响起,我们就知道,谁上场了。于是孩子们拿着卡片,随着音乐声,开始表演角色扮演。他们演小鸟和鸭子,对话、吵架。他们演猫,演彼得,演狼,重复刚才绘本的剧情,合着交响乐表演。
可是我的孩子们太少,他们不得不一人分饰两角三角,家长也参与进来,扮演树和其他孩子们挑剩的角色。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一段,一直到他们尽兴为止,交响乐还没听完。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听完,而是让孩子们愉快地玩到他们认为该结束的时候。
这里感受到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以及“玩具”“道具”对于游戏的重要性,仅仅是手绘配对卡,孩子们拿着,就藉由这片纸进入游戏和角色,从而产生参与感,乐趣应然而生。而家长,只需要花点心思制作小道具,就可以换来儿童巨大的快乐,值得。
我们进行了最后一项,观影。在2006年由英国导演重新解读这部1936年的交响童话,故事还是那个大概,但很多细节都不同,最终呈现非常具有个人主张,是新的属于导演的故事。这基于导演对故事个人的理解,并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荣获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但如果我没有提醒,孩子们也不会质疑,“咦,这个故事不是这样的,是发生在湖上水边不是冬天湖上冰面。”没有人说这样的话,我会认为没有孩子对这个故事有刻板印象。
大人小孩一起看了电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我们轻轻感叹,电影真好看。
背后,给家长提供中文版《彼得与狼》旁白交响乐,整理交响乐背景和动画片背景,想要小朋友获得滋养,家长应该走在前头。相关资料家长应看,然后才是孩子了解,最后双方聊天,产生对话。
希望通过一个故事的三种表现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每一个故事,都能有自己的看法——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