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信器材和参数,互相攀比。
纠结于各种器材,各种曝光参数设定。
认为只要知道了参数也可以照葫芦画瓢。或者配了好器材自然能拍出好照片。
其实器材党有器材党的乐趣,无可厚非
将器材视为“面子”是人之常情,但作为初学者要学会正确对待,有好装备谁不喜欢用?但万不可舍本逐末。用好你现在的手上有的设备,才是正路。
器材党,认为好照片一定是好相机好镜头拍的。一上手的相机必须一步到位到全画幅相机,买的几个镜头必须从16mm一直能连到300mm,断了其中任何一个焦段都可能错失一系列大作。你以为当年那些已故的大师的大作是用什么样的相机拍的?我认识几个牛人早期的牛掰作品使用的是入门级单反,如500D+18-55狗头套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片子就是让人过目不忘(其中也有一定的后期能力作辅助)。当你拿着高端相机拍出像普通人拿卡片机拍的照片时,你好意思拿出手给人看吗?
一般人最常用的焦段在100mm以下,作为新手,拿个18-55或18-70的变焦镜头再加个定焦50 1.8就够了。
就像饥饿的时候进饭馆点菜一样,千万别多点,等觉得还没吃饱那再点。
我把器材党列在第一条的目的是:
极力避免初学者入了一堆好器材、满足了物欲,却发现自己对摄影压根没抱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兴趣(请注意,题主的问题针对的是“初学者”)。当你拍了一段时间照片,实实在在感受到器材限制了自己的创作之后,到那时再去添加新的设备。切忌是因眼红别人的照片而脑充血自己也去入了。
如果你跟某个人的照片有较大差距,相信我,最主要的差距绝不会是器材。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设备,给你你也多半拍不出那副大作。要是器材真有那么重要,那么如下公式理应成立:优秀摄影师=亿万富翁(如今百万、千万不稀罕了)。这个公式成立不?不成立!苦逼的优秀摄影师大有人在。那优秀摄影师靠的是什么?是热忱、是眼光、是经验、是耐心等等等等,器材排不上号,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相机发展很快,那些相机生产商为了不成为下一个止步不前的柯达,所以每年都在推陈出新,作为新手,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把手头的家伙利用好才是正经的。摄影不是时尚。
2.迷信参数和技巧。
这是什么头拍的?这光圈多少,曝光参数多少?新手一直纠结于这些参数,以为自己依葫芦画瓢也能拍出同样的照片。我以前也这样,但我没有一次真正实践过:遇到同类型的场面早忘了曾经看过的参数。这顶多只能让你获得一种拍摄思路:哦,原来还可以这样设定参数来拍照片;原来即使用这么小的光圈虚化程度也如此令人赞叹;原来这张照片曝光了30秒等等。
再说你当时的光线会和拍摄者一样吗?就算你也有器材,你有一样的时间风景和人么?有一样的天气么,新手靠参数复制和学习作品,只是皮毛。
当你在大白天能把照片拍好后再去考虑这些问题。大光圈的虚化效果确实美,但任何一种形式的美看多了总会腻。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画面,照片的核心永远是内容而非形式。
玩摄影不是解数学应用题。
摄影有很多“口诀”,比如决定性瞬间、比如三分构图法、比如九宫格构图、引导线构图、强调各种对比等等,这些东西是有用,初学时是要琢磨琢磨,用起来别用得太死板,别像写八股文一样处处讲究处处精确,要像张三丰教张无忌打太极圈一样,学习口诀之后要忘记口诀,无招胜有招。上述那些技法只是一部分好作品特点的简单高度概括,不适用于一切情境,按部就班应用了也不代表就能出好作品。只有大量练习后,你
才能了解体会背后原理。
无非都是达到 明确主题,突出焦点,引导视线,简化构图,这几点。
我一直认为,摄影是在透过拍摄景色、拍摄他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怀、情境,是一件感性的艺术品。
一个普通人面对真正的大作,不会多想他是如何布光的、拍摄参数是怎么样的、构图是怎么样的,首当其冲的是这个画面的内容给你怎样的冲击或感动,其他的都是浮云。
多说一句,一般人拍照片要么是拍纯粹的风景,要么是拍自己的亲朋好友。
如果有勇气把相机对准路边有意思的人、在风景里加一些应景的人,那么这张照片的情怀会增加许多。
拍人时,尤其是特写,学会抓拍到天然的神情姿态是一门学问。
3.不敢分享自己的作品,
很多新手不敢晒自己的图,怕被喷,被嘲笑。须知人人都是新手成长起来的,中国的摄影氛围最恶心的一点是别人放张图上来就说:拍得好烂、狗片、弱爆了,却不说差在哪里,有什么建议。真让喷子们自己拍恐怕要更差。这其中一些愿意分享经验的中肯评论就显得弥足珍贵,为了这类评论,希望新手们壮起胆子无视喷子,晒出自己的作品吧。但请注意不要是图就贴,贴出来需要有目地性,例如针对构图、色彩还是拍摄时机的选择,这样容易做到有的放矢。也请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例如注明自己拍摄时的想法、环境和参数,不要让想帮助你的人还要自己去看图的EXIF。
4.认为多拍就能进步。
拍照技术需要多拍来锻炼是不假,但阅读和观察才是更重要的。在多拍之前,请先多看和多想。看大师作品、看绘画、设计、电影中的美学表达,触类旁通。想自己的不足,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拿着相机先照了再说。
5.过分注重高感、虚化、焦外、锐度这些单独因素,而忽略了照片内容和整体美感。
这些内容是国内不良风气造成的,实属无奈。须知低感的纯净度也很重要,相机在高感情况下色彩还原准确度、色深和宽容度等指标都有着明显下降,不要认为只有低噪点一个指标需要关注。
虚化爱好者们永远都只沉迷于薄如纸的景深,却不管拍摄目的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
焦外爱好者只关心光圈叶片多不多,出来光斑圆不圆,背景柔不柔,有没有“奶油感”“空气感”这些高端洋气的东西。
锐度爱好者们每天拿200%+倍率放大照片看细节,发丝、毛孔、皮肤上的螨虫都是他们的最爱。后期时不管什么照片先来两组USM锐化,恨不能整张照片如刀切斧砍、激光焊接。
这类误区可看做是器材误区的延伸,无非是细化到某个指标上了。
6.盲目追求“意境”,忽视基础技术。
很多用户其实很有想法,于是拍照时采用一些怪异的构图、夸张的曝光或者特殊的色调、后期等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意境”。这不是不可以,但美学总是有很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原理和准则。在没有掌握这些之前就盲目追求特殊效果,也许偶尔会有一两张照片撞大运出彩,但更多的可能就是出现一大堆废片,甚至影响到自己形成正确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7.不学后期
认为玩摄影就该忠于真实,不能作任何粉饰,否则就是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太天真就是太懒惰,无法理解的请实践如下虚构的例子,本人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事件的任何责任。
你这么问问你身边的年轻爱美女性:“你干嘛每天早上起来花整整一个钟头自己的脸当画板折腾半天?你要是把这时间拿来看书该多有意义?不要欺瞒世人,你的眉毛颜色没那么深,你的眼袋一直是黑色的,脸色原本不仅泛黄,脸上还长了两粒粉红的痘痘。你这么个化妆自欺欺人把个普通凡人愣是变成个花仙子无疑是个弥天大谎,你是个爱骗人的坏女人。”她听完这些看她不抽你丫个满地找牙!看她不边哭边指着你的鼻子狠狠地骂:你个天杀的死没良心的!人家长得不标志碍你什么事?你是老娘的谁?你是我老公还是我老爸?就算你是我老公、是我老爸都管不了我这事!人家天天牺牲1个小时睡眠时间来增加点自信,赚你们这些死男人每人几秒钟关注、增加点回头率,给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了?我花了这么大代价为市容做点贡献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但有你这么一张嘴就血口喷人的吗?!”
心有余悸之后我们再回归理性的摄影。摄影后期和女人化妆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把上面的例子总结概括下:对待作品进行后期这回事,对自己来说:能提高自己的水准,更加自信;对作品而言:是让每张照片都展示出它所能展示的最美的一面;站在观众的角度:是为了让他们看到美妙的作品,让他们提升对你的作品的关注度,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获得他们的认同和赞美。
就像你去饭馆吃菜一样,你不会介意厨师加了什么料、加了多少料、其中哪些是抄袭别人家的,哪些是自家的祖传秘方。作为食客,你在意的只是这菜是否可口、美味,用料、手段统统不重要。同样的,对于欣赏照片的观众而言,他们在意也只是你的作品是否好看。食客和照片欣赏者的奔头都是简单明确的,你干嘛跟自己死磕不去满足他们?
如果你哪天吃了几道菜后评论说:辣椒是天底下最不该加的佐料!咖喱是天底下最恶心的东西!今后再也别让我看到松花蛋!那么总会有个声音在安慰你:蛋定,你只是没吃到地道的料理,跟我来,我给你推荐一家……
无节制的后期可以毁了一部作品,如浓妆艳抹的东施,但适当的后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要区分“照片”和“图片”这两个词的区别。
我个人不主张用除Photoshop的“盖章”去污点之外的其他改变照片实质性内容的修饰(可以适当改变照片的明暗、对比、色彩、锐度等等,但不增减画面内容。但如果你实在有满脑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意要把照片大刀阔斧的改成某种具有极强冲击力的图片,可以研究下“观念摄影”)。
新手后期切忌过犹不及。
还要记住一点:做好前期工作将节省大量的后期。
这个前期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焦准确没有跑焦(省得后期为焦外部分加锐化),光圈适当使主体全落在景深范围内且漂亮的虚化背景(省得用不自然的高斯模糊),曝光准确没有过曝的纯白或欠曝的纯黑(免得调节出曝光不自然的诡异照片),自定义白平衡得到相要的色调来烘托某种氛围(省得后期调色),自定义相机内的色彩鲜艳程度以及照片锐化程度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此可事半功倍。
以上这些又同时说明一件事:早在你看到照片前相机就已经开始为你完成一部分后期处理,没有有些人渴望的“真实”照片存在。
ps,拍摄完一组后,尤其是拍摄结束准备关相机之前,记得把上述部分自定义的设置复位。
8.不学习
认为研究相机各种参数太枯燥,用M档太费劲还是auto档舒服,认为摄影靠天赋靠直觉,无需学习。
相机需要调教的参数其实颠来倒去就那么几个:快门、光圈、焦距、ISO,以上四个是最最常用的需不时调整的参数。此外拍摄之前还要调校一下白平衡,如果不用M档还可能需要调下曝光补偿,特殊情况下还要改变下测光模式(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矩阵测光)。
把以上参数和名词的意义弄懂,对于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熏陶和经过高考轰炸的正常人来说,不算什么特别为难的事。一上手就翻翻说明书,会有新发现和新玩法,如连拍、倒计时拍摄、防红眼闪光灯预闪、后帘同步、多重曝光。弄懂这些只是基础、入门。
想要提高的,再看看最经典的摄影教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看完不仅算入了门,如果吸收得多实践得好肯定能出大作。这书比较贵,不过网络上的电子书铺天盖地。
如果拿着单反还一直用auto档,不是懒惰就是在装B,还不如直接用傻瓜相机。手动M档才是玩相机的乐趣所在(M档时需自定义快门、光圈,光圈按自己需求设置,快门配合光圈使画面曝光充分,查看是否曝光充分的依据是相机所提示的欠过曝线——电子模拟曝光显示。)。
如果为了抓拍没时间调参数,可以换成A档光圈优先。
如果觉得玩M档费力,可以从A档光圈优先开始玩起。
单反与卡片机的照片相比,不同之处除画质外,最明显的区别是单反照片那千姿百媚的焦外虚化(正因此对焦一不仔细就容易跑焦),而虚化效果是由光圈决定的,镜头焦距、主体距离对此也有影响。
9.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
想要提高,除看教程看大师作品外最好的方式是多与摄友交流,多到摄影网站上看看别人的大作,同时分享下自己的照片。这样既能扩宽眼界,了解多样的摄影方式,开拓思路,学习后期技巧,同时也能通过对比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比较知名的网站有色影无忌、蜂鸟网,不过个人觉得这两个网站上的用户都有点大叔的感觉,拍出的多数是带有浓重纪实色彩的作品。我个人去的比较多的是国内的POCO,近年来网易摄影发展得也不错。此外,国外也有很多好网站,比如Flickr。
在网上交流的时候保持谦虚的心态,摄影玩多的人有时会比较自负,谁都不服,别做太多无意义的争论,让作品说话,与其扯半天嗓子争天下第一不如上台打一架。还有些网站的氛围是为了“拉票上首页”而形成对摄友作品互相吹捧,对此类评论也别太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