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其实,那与其说是感叹,到不如说是期盼更贴切一些。
那个时代的懵懂少年最大的愿望无非就是快快长大,尽快脱离父母的唠叨、老师的管教、拥有一段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时光。
然而,当我们真的长大了、成长了、成熟了,才发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多么的可怕。
回望自己这半辈子,基本上都是穿梭在陌生的城市中、周旋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做着不同的工作、耳边响着各种方言。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工作才有点头绪、人生才品出点滋味。却已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回归故里,转眼已是四年有余。曾经熟悉、亲切的那城、那山、那人、那事都已远在千里之外,可念而不可及了。疫情宅家的时间里也曾非常的享受这种静谧时光,看看书、种种花、撸撸猫、做做瑜伽、拍拍风景……。不过时间一长,连我这个一直自诩非常自律的人,也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懒惰了起来,每天的运动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了、书看看就开始走神了、可爱的毛孩子也疏于宠溺了……。诶,人总 就是躲不开马洛斯的魔咒呀。
其实一直也是想再出去工作的,可是,可是,我的故乡呀:人家看不上我的年龄,我也看不上人家的待遇,叫我如何是好。
想起以前工作之余也会偶然抽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于是上网搂了搂,七七八八的报了几个名,但都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再到各平台一看,活动也是寥寥无几,仅有的一两个都是人家的单位活动,谢绝外人参加。不过还有一个市图的,不是长期招募志愿者吗?难不成也看不上我的年龄?
想当年,咱也图书馆的一员,也曾以为自己的一辈子就会淹没在单位的书山书海之中,也曾放话要遍读二十四史、博览古今天下文。就因为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不屑提及的人和事,让当年那个小小的文艺青年离开了她喜爱的工作环境,变成了如今刀枪不入的女汉子,但是,说实话,中图法的二十二大类已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无论换过多少行业、无论大脑的内存被清除过多少次,它们一直都在,静静地静静地待在那个属于它的角落,顽强地宣告着它们的存在。每每走进图书馆,总会有莫名的小激动、总会下意识的看看馆内的布置、书籍的陈列。
经过了这些年,我还想回到自己开始的地方,我要为自己争取一下。
今天,楼栋水改换水表,家里停水,正好去图书馆消磨时光,顺便上门推销推销自己。
来吧,我们一起,图书馆泡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