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潜水新手初次下海的真实心路历程。
文/小小蒋
2017年10月23日,在垦丁后壁湖,下潜10米。这是我第一次潜水。
01.
过去特别喜欢海洋馆,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10月23日,去了南京的海底世界。(去翻了自己的朋友圈才知道时间,惊呆,竟然是同一天。)
那天在海洋馆,我还记得自己很兴奋。看彩色灯光照耀下五彩斑斓的水母;穿过海底隧道仿佛真的置身于海底,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让我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像小朋友一样乐呵呵地踩点看美人鱼表演;在看海豚海狮表演的时候,因被抽到上台与海狮互动并接受了海狮一个吻而深感幸运。依稀记得那日我心情倍好,还满怀欣喜的发了一条朋友圈做留念。
我所有的兴奋都源自于对海洋的憧憬和热爱。我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下海去看那些美翻的鱼儿。现在觉得上天真是眷顾我,一年后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不是为了潜水而到台湾,但确定自己来台湾后,我就计划要去潜水。听说台湾的海域非常干净漂亮,眼看着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02.
10月份,我终于筹划了去垦丁的旅行。垦丁三面环海,景色美的令人陶醉,深蓝的海面让我对海底充满着期待。天气的原因,在垦丁的最后一天我终于穿上了潜水服。
穿上潜水服的那一刻,我还沉浸在即将美梦成真的激动中。但是试戴面镜的时候,知道鼻子无法呼吸,我开始有些紧张了。我回想起16岁学游泳,因为没办法控制鼻子不呼吸,没能学会换气。考试的时候要求从泳池一端游到另一端,不会换气的我硬是一口气游到了头。而潜水只能用嘴巴呼吸。
装备好后,教练先带我到海岸边,做下潜前一系列专业指导。包括如何用调节器呼吸、如何保持耳压平衡、面镜和嘴里进水后的处理办法、水下的交流手势等。学完这些动作后,我背上了气瓶和铅块,到浅水区做练习。
背上气瓶和铅块,我才惊觉原来我这么“瘦弱”。背上的重量让我只能缓慢行走,那一刻我脑海中闪现一句话——“生命承受之重啊!重若泰山;生命承受之轻哟,轻若惊鸿。”
走向海岸,我含住调节器,调整好呼吸,将头埋在水下,没过一分钟我就抬起头来,想要呼吸新鲜空气,我觉得害怕,我不习惯用嘴巴呼吸。(事后我了解到,人会有在水面超过眼睛时会自动闭气的心理障碍。)我开始脑补在海里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一不小心就没命的画面让往常的兴奋和激动全然不见,对海的恐惧超过对海的期待。那瞬间,我对海产生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敬畏之情。
我不断提醒自己,我是来看鱼的,最真实的海底世界等着我呢。接着我的脑子里都是“慢慢吸气,慢慢呼气”的自我提示。我埋到海里练习呼吸,让自己逐渐适应,保持平静,让呼吸变得足够平缓。
练习了几次后,我鼓起勇气,对教练说:“我准备好了,出发吧。”然后教练让我躺在海面上,把我往海中央拉去,我比了个OK的手势,教练就把我翻了个身,我慢慢沉下海去。
03.
整个人完全进入海里,我脑海里被“慢慢吸,慢慢呼”的自我暗示充斥。我能感觉到自己的眼神和面部肌肉是紧张的。为了不让鼻子不小心吸气,我还一直用一只手捏着鼻子。但我还是尽力让呼吸变得很慢很长。
我学着平静,努力享受在海底的时光,当看到那些鱼儿在我身边游过,当形状各异的珊瑚礁吸引住我的眼球,我才觉得我的勇敢是值得的。
大概在10米的深度,教练让我跪在海底,这时候我才静心观察海里的景色。海水没想象中那么清澈,但看得见珊瑚礁和鱼。鱼儿不停在身边打转,悠闲的姿态,娴熟的转身,灵活的样子既可爱逗趣又令人羡慕。它们会不会在想,“看那个笨拙的人啊,还要靠呼吸器。”如果它们真的这样想,我也不会生气,毕竟它们才是大海的主人。
理论上这时我的心情应该和在海底世界看鱼的时候一样兴奋的,但是紧张的心情还是大过了兴奋。这一刻我才明白,为什么人们在海底世界可以那么高兴,因为对生命没有任何担忧;而真正到了海底,才知道,真正自由的是那些鱼儿……
04.
这次潜水,完成了我一个小小的愿望。只是每当看到教练给我拍的照片,我还是能回想起在海底的紧张。潜水前我在知乎上搜索了他人潜水的感受,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每个人都深情描绘海底有多美,让人对海底充满幻想。
但是从来没人告诉过读者,初次下潜,如此之大如此之深的海洋让人内心有多恐惧。我想告诉所有想潜水的人,海底不止有美丽,还有未知的恐惧。
而只要你能克服心理压力,战胜恐惧,就是战胜了自己。
我的潜水梦还没有结束,我还要去看大海龟、魔鬼鱼,还想遇到海底风暴,想在能见度20米的海底畅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