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9 皇甫长梅老师线上分享收获

001  信印

皇甫老师分享中说到,对刘力红老师的信任,促成了三和书院的备考和学习。但自己运用内针给病人治疗时,效果并没有像书中所说的"效如桴鼓"。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明明用的就是内针的理念、内针的四总则来辩6321,但有的病人的效果就是不够好。

这个时候,我会"求诸己"。我的"理"足够明吗?我扎针时的"信"够笃定吗?我是120%相信自己、相信内针吗?

这样,我们就又有了调整的方向了。

书中很强调传承,传承给我们的就是信印。


002  内针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内针的思维去解决。"执两用中"。与家人的相处不和谐、与患者的沟通出现不愉快,"阴病治阳",反求诸己,更容易找到"下针处"。


003  扎针时的心态很重要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者,不病也。

平人是中正平和之人。要达到扎针"效如桴鼓"的效果,或者退而求其次——有效,我们是通过扎针调整病人的阴阳,达到调中的目的。

而扎针的人,也应该是中正平和之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无欲无求","无希无惧","安神定志"。

总而言之,就是"反求诸己"。


以上,是听昨天皇甫长梅老师语音分享的收获。非常感谢皇甫老师的分享,感谢千文老师的接引。感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