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书的阅读计划提前完成,我想说......

今天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又再次清理了一下自己的书柜,把十来本根不想阅读的书全部进行了断舍离,顺便数了一下从今年1月到现在完成了多少本书的阅读。

为什么要去数?因为前些时间电脑出问题,重装了系统,电脑里的资料全部丢失了,包括我的年计划和阅读书单。

不数不知道,一数,才发现自己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今年100本书阅读计划,为了再次确认没有数错,我又数了两次,确认完成101本。

在过去的时间里,最多一个月完成了17本,最少,3本。如果要问我怎么完成这么多书?就是很简单,坚持每天阅读。

我4:30早起,一般情况下阅读到6点出门跑步,这里,我就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还有我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也在阅读。

也就是说,我既有整块的阅读时间,也有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其实阅读很简单,就是真接拿出一本书开始读就好了。在这里,我还想说:

1、做阅读计划

这个阅读计划其实我也是最近两年的时间才开始的,过去很多年里,从来没有做过阅读计划。以前就是直接从书柜或书架上拿出一本书就读,读到哪里算哪里,更没有一份完整规划,总之,就是很随性。

后来,开始借鉴那些阅读大神们的阅读方法后,自己也学着做阅读计划。比如,我现在在每年的年底做年复盘时,就在下年计划里写出未来1年的时间里要完成多少本书的阅读。

接下来,我会把书柜里的书按我的阅读计划重新排列。这里我就补充一下,就是我现在阅读的书是我过去几年时间买的,没有阅读的书放在一个书柜里,读过书放在另一个书柜里,这样方便我年底复盘拍照。完成的100本书将在年底复盘时拍照发出,原计划是把阅读书单一起发,但电脑出现故障,完整的阅读书单无法兑现了。

另外,我还在每个月列出一份阅读书单,现在完成的书单就是按这些计划清单来的。

2、有固定阅读时间

我之所以在今年能提前完成自己当初制定的阅读计划,除了自己做阅读计划外,另外有固定的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文章开头我也说了,我是在早上4:30早起,一般有一个半小时的阅读,也就是阅读到6点才出门跑步。

这里我就比大多数人多出了一大段时间。这个时间段的阅读是我固定的阅读时间。也许全职的人无法做到这个时间点早起,但是最好还是给自己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

睡觉前半小时是一个很不错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点用来阅读(最好是纸质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阅读计划,还能有助于睡眠,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

另外我还有一个碎片化时间阅读。也就是我外出或者到外地出差,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也是用于阅读。不要小看这些时间,利用好了,一样可以阅读不少的书。

3、输出

不动笔墨不读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阅读一定要做笔记。过去,我阅读时从来不做笔记,导致过去读过的很多名著都已经忘记了,这个习惯要不得,不提倡。

读书,一定要进行输出。为什么说输出,而不是单一的做笔记?因为输出有多种形式,读书笔记、读后感、书评、拆书稿、听书稿、思维导图、讲书、写践行清单等。

我现在用得最多的就是写读后感、写书评、做思维导图、写践行清单。这个要看读哪类书,如果是文学类一般就写几篇读后感,结束后完成一篇完整的书评;如果是致用类的书籍,就写践行清单,这类书写践行清单比写读后感有用得多。

思维导图也是结合着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一起做,当然,我不是每一本书都做思维导图。是我觉得需要做才做,比如《洞见写作》每一章都做了思维导图,《一年顶十年》就做只做一份整本书的思维导图。但是这本写过好多篇文章,好像还写过一篇类似软文,不过这是为练笔。

总之,读完一本书以后,不要合上最后一页就了事,一定要输出,不管以哪种方式输出,总之,要去做这件事,这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

结语

我阅读的书比较杂,历史类、文学类、致用类、哲学类都有。对于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来说,书读得杂一点更好。

大家不要把阅读看成是多么宏大的事。其实,它就是我们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但是这件小事是一件重要且不紧急的事。而大家往往在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件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正是这件重要且不紧急的事对我们的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读书之法,是在循徐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一定要多思考,因为当你阅读多了就会引起一定的质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阅读,阅读,贵在要读。“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行动起来,从第一页开始读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