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除了传统的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在我们的老家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撒灯花。
到了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人们把提前备好的纸张(一般为包装纸即上坟纸),裁成段儿,把过年的时候烧剩下的香或是长香弄成小段后碾碎(没有的也可以用米糠),然后再把它拧成小花状。
完成后蘸上油(最好为酥油,没有酥油用植物油),制作完成后用筐子装上灯花,放在自家的门口两侧,距离几米(具体距离根据制作的灯花多少决定,做多的放的距离短些,少的放的距离长些)一个个的点燃,一直放在村子上的大道上面,如果路过河边,冰上也要放一些。
撒灯花的时候一般两个人一起,前面的人撒,后面的人看着火苗,没有燃烧充分的用木棍拨拨,使其完全的点燃,如果村里的人在同一个时间撒灯花的话,从各家撒出来的火苗都一起聚集延伸到大道上面,悠悠的火苗,点点的亮光,形成了一道夜晚特有的风景。
撒灯花的寓意:为横死的人(上吊的,喝药的,出意外事故去世)点亮前方的路,他们的魂灵顶着灯花好去投胎。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外出定居,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也不在传承,撒灯花的也越来越少,这种习俗也在慢慢的消失,也许再过个几年后,这种习俗也只能停留在会议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