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浩瀚复杂的理论体系,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唯物辩证法,对于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亦称辩证的观点。它强调事物的两面性,认同矛盾双方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一)把握事物的两面性,即一分为二看问题。每个事物都有其优缺点,以优点否定缺点,一俊遮百丑,或以缺点否定优点,一无是处,都是不可取、不科学的。因此,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同等重要,并且要善于针对正反两方,开展利弊分析,趋利避害。
(二)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在研究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时,都要考虑矛盾双方的均衡性,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以保证前进的方向不偏离既定的轨道。
(三)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的各种矛盾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我们经常强调的突出重点,统筹全局的思想方法,就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当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开展工作时,既要注重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防止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因解决不力而上升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普遍性往往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也是相互转化的。譬如书本是印刷品供人们阅读使用的,这是普遍性,但每个人书架里的书内容都不同,揭示的道理也不相同,这就是特殊性。强调特殊性的前提是不能抛离普遍性,必须是服从于普遍性基础上强调特殊性。
二、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发展,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是普遍存在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
(一)前瞻与回顾相结合。有人总结过,领导讲话经常见的一种套路是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发展的观点。一是做事要有预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二是谋事要常回头看,只有借鉴过往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才能认清所处的历史方位。
(二)从量变到质变。事物发展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等等谚语典故,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一要注意平时加强学习积累,进而达到破茧成蝶的效果。二要注意防微杜渐,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教训的发生。三要避免操之过急,防止拔苗助长,由于目标定得过高、标准确定过严,导致欲速则不达。
(三)内因与外因作用。内因与外因,是表明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之间的哲学范畴。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到加速和延缓的作用。因此,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更多的要从自身找原因,求其在我,同时也讲求内外兼修,在强调内因的同时,也不忽略外因。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由矛盾引发的发展,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发展的前进运动。譬如人的经济活动,从赚钱到花钱,再到再赚钱、再花钱,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第二个赚钱、花钱虽然和第一个赚钱、花钱字眼相同,但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发展之后的赚钱、花钱,层次上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和可变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在普遍联系的观点中,要注意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全局由局部构成,局部从属于全局,二者相互作用。一是看问题要全面,只有充分发挥各个局部的作用,才能使全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面面俱到,如我们在评价某个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讲求一定的平衡,因为每个局部的作用,虽有不同但都十分必要。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一个出色的管理者,除了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外,还要有充分的信息支撑,信息量越大,决策的准确率往往也越高。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全局的作用高于局部,不管身处哪个局部开展工作,如果缺乏对全局的把握,找不准自身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工作往往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是细节决定成败。强调有些局部事关全局,处理不慎同样会影响甚至颠覆全局,否则就会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二)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假象则是事物本质的反面现象。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因此,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千差万别的现象中找出相同的本质,洞察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要善于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知道其它类似的事情该如何去处理。
(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一要克服形式主义,绝不能由于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形式对内容的服务性,不顾条件、不管场合、不分对象、不讲求实际效果的形式,都是无益的。二要创新方式方法,抓工作时既要紧扣内容,又不能忽视形式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有效的形式,创新思维模式,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一个绝对的因果系统,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在分析因果关系时,偶然性和必然性是一个重要内容。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趋向,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根据,本质的原因。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包含着必然性,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纯粹的必然性。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统一体,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因此,一要深思熟虑,趋利避害,抓工作过程中,应想法设法最大限度减少不利的偶然性,最大限度增加有利的偶然性。二要按规矩按规律办事,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实际上就是告诫我们,不按规律按规矩办事,出问题是必然的。三要累积有利的必然性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偶然性因素的依赖,踏踏实实干事,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