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读书,智商变成书。
《摆渡人》
推荐人:小南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主人公心心念念的去看离别N年的父亲,却发生了一连串的意外,意外的死亡,意外地遇到崔斯坦。一开始就明白真相的崔斯坦,必须每天要督促迪伦要逃离恶魔的追赶,为了可以安全的将自己负责的灵魂带到她该去的地方,摆渡人必须有那种威严。由单方面的喜欢,到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历程,才明白最在乎的就是此时此刻待在自己身旁的人。
本书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由崔斯坦带领迪伦穿越她自己创造的荒原;第二板块是迪伦从原本的目的地再次一个人返回来寻找崔斯坦,因为爱情,救了崔斯坦,也是因为爱情,虽然都不知道最后会发生什么,但是她愿意去尝试,不愿意就这样轻易的放弃。
虽然一本书都是荒原,看似在重复的做一件事情,就是躲掉魔鬼的抓捕,细细品味,每一件事情都被渲染的很不一样。世界虽大,在没遇到你之前,感觉按照常规出牌,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一旦遇到对的你,那就都不一样了!
喜欢可以去浅尝一下本书。
《第七天》
推荐人:笑斯人
我曾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在流浪。在那段漂泊的日子里,居无定所。有一个夜晚,大雨滂沱,我独自一个人坐在旅馆里,十分孤独。我随手写下:“孤魂游荡,野鬼无归。”
这样的八个字,在余华笔下成为了一本深刻的小说《第七天》,讲一人死后,灵魂到处游荡,没有归属。书中以辛辣的语言,大胆地抨击政府的腐败与霸权。身为小人物的我们,活着到处漂泊,买不起房,住不起屋,好不容易有个安身之所,半夜却被政府强拆,死后又买不起墓地,无处安葬。作为中国崛起时代的小人物,命运颠沛流离,生活苦难深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
从前,我对中国当代作家没有感觉。他们从没有进入我关注范围内。不是我生活多高尚,阅读多牛逼,二十五不知道要关注什么。但自余华《第七天》后,我对中国当代作家有了一份敬重。
《了不起的盖茨比》
推荐人:江离
如果我问你,你的一生将会怎样渡过呢?这时,在你的脑海中所浮现的第一个画面,是怎样的?是坐在人们梦寐以求的宝马车里,是在大海中扬帆起航,是住在富丽堂皇的别墅或古堡里,是牵着另一个人的左手或右手,是一个人静默着,还是······?
如果是盖茨比,我想会是当年神采奕奕的黛西那一次回眸。为了拥有这位回眸的主角,盖茨比倾尽一生却无怨无悔。
无疑,美好的幻想终究虚无。然而,能一生追逐一个幻想,追求一个梦想,难道不勇敢吗?即使过程荆棘满布,结果最终虚无。然而,永远乐观永远向前,总是意义非凡的一生。
如果你碰到了下一个盖茨比,请无论如何不要伤害他。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推荐人:DL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书中前言以记忆、象征、模式三条原则为关键要素区分文学教授和普通读者。书中内容正如其名,讲述的是如何阅读文学书,如何从中探索更深层次的东西。也许阅读这本书不能立刻成为文学教授般的读者,但是却可以在阅读文学书之时变得更加敏锐,更加容易把握情节之外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读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为何《老人与海》里的老人是基督式的人物,基督式人物有何特征,“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眺望的那抹绿光意味着什么...
适度人群:喜爱阅读文学书的男女老少。
《优等的心》
推荐人:小二哥
一开始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在当心理医生时对心理咨询的患者的交谈和后来帮助患者找到心理迷惑和问题的答案,就觉得分析的很正确,很吸引自己,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别人的经历也可以借鉴学习来应用到身边的生活,其针对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到人际的处理,里面种种对自己的未来,也将是大有用处的。于是,逐渐的开始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两周的时间读完之后,作者也是在讲述自己当兵,当医生等等在工作的时候本着自己原则帮助人或者是悟出的道理,有时候一篇下来全是鸡汤,可是告诉我们的都是应该怎样做人,细微到怎么去做一件事。我喜欢这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