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作者 唐 李峤
老街以前看到一个讲唐诗的视频,讲诗人说,自己把作者李峤读作李jiào(轿)。但是小学生女儿跑来说,学校教的应该读作李qiáo(桥),这个爸爸查了一下课本,惭愧地说,自己竟然不如小学生了。
今天在另外一个帖子上也看到,有读者发现以前的唐诗集拼音注解,的确读作李jiào(轿),但是现在的课本上似乎都读作李qiáo(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从斜说起,古诗辨字
李峤这首诗中,最后一句“入竹万竿斜”,很容易令人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这句诗。
而李峤读作李jiào(轿)还是李qiáo(桥),和“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案例差不多,上岁数的人把斜读作xiá(霞),新课本中读作xié(鞋)。
《风》这首诗的第二句是:能开二月花,花hua,当然和斜(xia霞)押韵,和斜(xie鞋)不押韵,所以我们都知道,“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斜,也应该读作xia(霞)。
古韵中的斜,和今天拼音xia发音不完全相同,【唐韻】中,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中,徐嗟切、余遮切等不同读音。
可以看出,声母不同,韵母大致相同。斜和霞、花、瓜、茶等都在【麻】韵部,因此以前的老师教导读作斜(xia霞)是对的。
我们自己读诗的时候,xia(霞)押韵,读作xie(鞋),自然就不押韵了。
这就是利用古诗来辨别读音的一个方法。
那么,李峤可以辨别吗?也可以的,苏轼的一首诗中,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字读作什么。
二、苏轼古诗辨字 披扇当年笑温峤
北宋大诗人苏轼有一首七绝《戏赠孙公素》:
披扇当年笑温峤,握刀晚岁战刘郎。
不须戚戚如冯衍,便与时时说李阳。
温峤,和李峤一样,也是一个人名,东晋时期著名的权臣。
苏轼这首诗压【阳】韵,可以看出首句不押韵,披扇当年笑温峤,中仄平平仄平仄,最后一个“峤”字,一定是仄声。
【唐韻】【集韻】中,峤,渠庙切,音轿,去声字(相当于拼音的4声)。
【尔雅·释山】中解释含义为:山锐而高曰峤。另外,【集韻】中解释峤还有一个意思:山逕也。
温峤也好,李峤也好,用在名字中,都是指尖而高的山。
可能有朋友说,毕竟温峤不是李峤,证明不了李峤呀。有诗句里面写李峤吗?
三、诗中的李峤,文翰共推唐【李峤】
还真有,宋徽宗宣和六年的进士王之道,有一首七言律诗《和张安国舍人》:
判花西掖妙当年,曾见声华振日边。
文翰共推唐【李峤】,功名将踵汉韦贤。
江山到处供诗笥,风月多情付酒船。
琳馆正应聊尔耳,会看鹏击水三千。
第三句写道:文翰共推唐【李峤】,中仄中平平仄仄,峤,明显是仄声字,读作jiào(轿)。
元朝名臣耶律楚材有七律《读唐史有感》:
林甫滔天圣不知,三郎深恨识卿迟。
尘中妃子春罗袜,钱上开元指甲眉。
七夕殿中祈巧夜,三秋原上摘瓜时。
长天忽见飞来雁,垂泪空吟李峤诗。
长天忽见飞来雁,垂泪空吟李峤诗。空吟李峤诗,平平仄仄平,峤,明显是仄声jiào(轿)。
说的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即将逃到蜀地避难,登花萼楼感叹李峤的诗歌而发感慨,出自《明皇传信记》云:
“上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登而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李峤这首诗为《汾阴行》,后四句写道: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清朝时,乾隆皇帝弘历有一首五律《月》,也引用了这个典故:
踰弦轮渐满,隔树影如涵。
元夕何妨过,花朝又试探。
清词起李峤,遐忆引何戡。
烟魄三千界,群芳待梦酣。
何戡,是唐朝长庆年间的一个著名歌手,刘禹锡曾经作诗《与歌者何戡》。
乾隆用“李峤”来对仗“何戡”,仄仄对平平。
清词起李峤,平平平仄仄,可见“峤”,明显是仄声字,jiào(轿)。
结束语
古韵的四声为平上去入,平声类似拼音的1声和2声,上为3声,去为4声。李峤的峤,在古韵中就是去声字,用拼音来表示是4声字,jiào(轿)。
根据古诗词,特别是律诗的平仄和押韵规律,同时参看古代韵书以及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标注的反切法,大致可以辨别出文字在普通话中对应的读法。
斜(霞)、峤(轿)、都是如此。
所以说,那个自愧不如小学生的朋友不必太惭愧,不同时期的老师,教的不一样。所以,考试的时候,应该怎么写,还是要听老师的。
但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违背传统。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