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剧情上存在过多的偶然性(好像不管到哪都能见到桑顿先生哈哈),某些情节推动也经不起推敲,结局似乎也有些匆忙带过的意味,还是不能阻止我喜欢这部作品。
读过南与北原著的人,大概都会对其篇幅不小的阶级矛盾描写印象非常深刻,可以说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加之一个社会动荡变换的庞大工业革命背景,读之,一个纷纷扰扰的混沌世界便呈现眼前。
很多人会将南与北跟傲慢与偏见作比较,更有许许多多女性将两本书中近乎完美的男主角作比较。
我还曾见过一种说法:“假如先知道桑顿先生的话,大概就不会对达西先生念念不忘这么多年了。”
但在我看来,桑顿先生和达西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人物。达西先生无疑是对自己身份深感骄傲的,这是英国长远历史积淀下来的阶级观念,而工业时期的桑顿先生作为一个商人,在当时并不受人们尊敬,书中也出现过不少他自认配不上女主角玛丽格特的描写。
比起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针锋相对”,桑顿先生一直都是将自己放在一个低位,去仰视他心中深爱的玛丽格特。
玛丽格特有自己独特的高傲气质与调皮而不失坚强的性格,是许多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作家喜爱的性格,自然,拥有这样性格的女主角,总是会遇上能与之相配的命运中的男主角。
初见桑顿先生,便是一副大商人模样,神情坚定而有力。向来高傲的玛丽格特自然不会对其有什么好感。
在玛丽格特逐渐深入了解当地工人的贫苦状况后,她对身为工厂主的桑顿先生的厌恶自然也就日益加深,可相反,桑顿先生却凭着自身纯洁不二的心智,不顾一切地爱上一个在他心目中远比他自己要高高在上的玛丽格特。
我喜欢这种性格,桑顿先生知道这将会是无边的痛苦,还是不求回报地去爱上这个特别的女子。
也许从这里开始,桑顿先生就带上了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玛丽格特每次与桑顿先生的冲突与碰撞,或多或少地也代表着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作者把工人与资本家和谐共处的愿望,寄托在了玛丽格特和桑顿先生的身上,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在书的最后,尽管结局显得有些仓促,玛丽格特还是直面了自己的内心,决意与桑顿先生共谐连理。
多么理想化的结局啊,作者大概也是坚信着,工人们和资本家的矛盾,总有一天会解开的吧。
可时至今日,一百多年后的今日,至少放眼中国,工人们与厂主的矛盾,依旧处于一个难以调和的阶段。
工人们长期的加班,却拿着微薄的薪水,内心郁结无处排解,只能在长期对老板的谩骂中寻求一点安慰。
而更多的老板,只是站在他的角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压榨着工人的正常作息时间而不付上应有的报酬。
这样的例子,难道少见吗?
太多太多了。
文人们寄托在书中的理想,不知何时方能实现。
如果有生之年看不到这种情景的实现,也希望能看到朝着那个方向而前进的趋势。
奋然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