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快被社群炸晕掉了。由于工作的原因,大量接触了不同的社群组织,也自己在尝试摸索,迄今为止,有一个感悟最痛彻心扉,简直太占用时间耗费心力了,尤其对于组织方而言。所以由衷的佩服那些目前运作良好、规模化复制、甚至已经有自己的社群产品、社群电商的组织。
社群,自带社交属性的交流沟通群。大家加入社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就是主动去加入自媒体组织的兴趣社群,自己组建的兴趣社群,以及为了某个特定主题建立,朋友圈的各种形式活动推广二维码。比如说我们有春晚吐槽群,还有用红包过整个年的群,另外一种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裂变,被动加入社群。前提是你身在某个组织或者圈层,被拉进了一个群,或者在人数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的邀请制。那是什么促使加入呢?一个是寻找学习型组织,另外比如在组织里寻找各种咖,为了合作和推广资源,为了共同的话题和互动,或者仅仅只是好奇而已。
所以群建立的初衷,目标和定位特别重要,决定了你会圈到什么样的人来,关乎了之后群逐步建立起来的规则和玩法。群主和核心成员也重要,他们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就潜移默化的形成了群的性格。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家并没有主动的去定义群的性格,但是基本在社群成立的一两天之内,群的发言性格会马上被群内成员发掘,尤其是经历过一次比较大规模的讨论和聊天,群的语言和性格就更明显了。所谓群的基因是大家共同来决定的,群主和其中的关键人的引导特别重要。
接下来就是群规则的制定,基本这么多社群总结下来就是不要发广告,有事儿找群秘。也有自带红包的广告推广,这个看群的接受度,但是一般情况下,微商基本会被所有的群封杀。在自己亲身经历加入一个群的时候,被要求填写一份入群审核表,经聊天,审核人给了我一句话,就是确定你不是微商就好。所以对能够活下来并且活的不错的微商,表示敬佩。这个也证明了,微信小心翼翼地看微信圈的反应,然后来制定一些微信规则是多么重要。那时候玩微博,很重要开始厌倦微博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量广告化,本来就信息爆炸,承载过量,这么多广告太让人闹心。所以微信的某个事情爆发的数量级指数回事惊人的难以控制。如果真的每个人的关系链和朋友圈里都是大量的买卖信息,估计也距离一潭死水不远了。强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兴趣和友好度,如果这个基因变成了商业,商业的本质就是利益驱动的,把强关系的本质硬生生的改变,那肯定就不是微信了。
群规则的制定在某些社群分享的书籍里面被大家大量的引用,增强仪式感,自己对这个目前还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带动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找人打配合,养成习惯就好,而不是外界的约束,那样的粘性和从心里愿意参与的动机比规则更抓人,但显然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容易的过程。群的加入,现在也基本分为付费制,和免费制。付费制一定是会大规模流行的,付费是对这个群的形态和价值观的认可,知识型服务是需要的,而且会员制会让一部分人去主动接受。其实不接受付费的人也就默默的被划归到非目标人群的一组了面了,这个是自动剥离的一个过程。愿意交纳会员费,会对这个社群的关注度提升。
至于聊到群是靠什么来凝聚的,这个就看群的组织规划者了,可以是硬货+偶尔的鸡汤一碗+思维观点,这个后期再具体的总结分享。群的演变形式大概分为垂直细分的,和横向覆盖不同知识品类的。从初期的免费,到慢慢的收费,到后期对群进行分离,平台型产品出来之后,会进行流量导入,然后是基于此演化的商业交易,比如周边产品,比如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线上线下讲座以及活动。交流分享的形式也从单纯的语音分享慢慢演变为换灯牌以及视频在线分享,从单个的每期分享变成打包出售一个共同主题或者一个时间段之内的强大分享。人们愿意被“强制”的一个原因是都有上进保持新鲜和好奇的源动力,虽然人们大多数时间对于自己的把控是达不到自己满意的标准的,只要用户认为群里有比自己更优秀,给自己带来更广阔视野的人或者事情存在,那么就会被社群“绑架”。
社群的平台工具也在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包括社群空间和自动机器人等,真的,互联网里每个人和另外人的距离可能就是三四个人那么远。继续观察吧,看还有什么好玩的平台形式。
提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群已经是线上聚合引导线下,线下活动趴反哺线上再次加强关系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体验。为什么人和人要见面聊呢?如果你和一个最好的朋友二十年不见面不视频,只是纯聊天是什么感受?为啥线上电商不会抹杀和pk掉线下的实体商店,可能会部分取代,但是完全取代还要仔细琢磨。
社群还能火多久呢?当大家厌倦了不同的消息冒出来,但是貌似又怕会被落下,里面潜藏着各种可能。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辨别度吧,控制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意愿,是减少和减轻被“绑架”的好办法。
社群和其他内容的契合以及共同演进还能产生什么裂变呢?比如和约饭,和电影包场,和户外组织……互联网,让大家通过网络产生互联,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吧,只不过我们都身在其中,要么被潮流带着走,要么主动去把脉形势,有自己的特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