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是猴科仰鼻猴属动物,总共有五种,包括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其中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种群。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陕西、西藏等省份。金丝猴家族的共同特征就是鼻孔很大,向上翘起,嘴巴很厚,这是它们为了适应高原缺氧环境而进化出来的独特五官,也成为了它们种族最具辨识度的特征之一。
川金丝猴,有仰鼻猴,金绒猴等十几个别名,身上长满了金黄色的长毛,毛质细腻柔软,它们也是最符合人类对金丝猴的审美要求,且十分聪明,除了长相之外,群居的金丝猴拥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趣的交配制度和婚配制度。
01等级森严的川金丝猴:社会属性强,贫富差距大
灵长类动物基本都属于群居动物,它们以群体为单位生活,很多猴子类族群都由猴王、若干雄性猴子和若干雌性猴子、幼崽组成,而川金丝猴群体中,从严格意义上是没有猴王的,一个川金丝猴群体由若干小的集群组成,其中一部分是以一只成年雄猴、若干雌猴、三五只幼崽组成的家庭,另一部分是单身雄性猴子组成的单身俱乐部,这些单身雄性是在家庭中长到快要成年后,被家长赶出来后加入单身俱乐部的。
川金丝猴执行的是“一夫多妻”的婚配制度,因此,对于数量众多的单身雄性来说,要想组成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僧多粥少,而且一只雄猴只要足够强大,它拥有的“妻子”就会越多,而剩下大部分的雄性则只能是羡慕,终究是要孤独终老的。而家庭越大,雄猴的能力越强,也就越富有,可见川金丝猴种群内的贫富差距非常大。
而且川金丝猴的社会性很强,在种群内,等级森严,尊卑有别。地位最低的雄猴是在单身俱乐部内的单身狗,有的甚至贫困到连“房子”都没有,它们没有自己的领地,每当群体垂直迁徙时,它们就是“保镖”,一前一后守候着群体,而集体觅食的时候,它们则在最外围,作为“警卫”,它们只能等其他成员吃完后,它们才能匆匆吃上两口。
而在单个的家庭内,地位最高的自然就是成年雄性,也就是一家之长,有着说一不二的至高地位,成年雌猴其次,未成年的小猴地位最低。而不同的家庭之间,因为“家长”的能力大小,在领地分配、食物分配等各方面都有先后次序,自然家庭在种群内的尊卑地位也有别。
我们看似复杂的等级制度,在猴群类分得相当清楚,每一只猴子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地位,也能够严格按照地位高低来获得权力和履行义务。
02川金丝猴家庭内的母猴争宠戏
雌性金丝猴在四五岁时便能够达到性成熟,而雄猴则会相对晚点,最晚的可到7岁,雌性与雄性基本上全年都可以交配,但是最为频繁的还是每年的秋天,这个时候食物丰厚、气候适宜,也能为雌猴繁衍后代提供保障。
而在一个家庭内,只有一个成年雄性,众多的雌猴为了获得交配权,自然要主动、大胆,才有可能获得“家长”的青睐,完全靠“竞争上岗”。
想要获得交配权的母猴,会对公猴搔首弄姿,暗送秋波,然后跑到“家长”面前,趴在地上,扭着屁股,想要邀配,撩得“家长”也是心扉荡漾,其他母猴看见了,自然也是心花怒放,都跑过来想要获得“家长”的芳心,因此,经常能够看到三四只母猴同时趴在地上邀配的场景。
公猴一次只能选择一只母猴,尽管它选择起来非常为难,但是它最终只能选择一只心仪的母猴完成交配,而“落选”的母猴也不会放弃,它们会另找机会,在合适的时候再次邀配。
在发情季节 ,“家长”拥有的选择权很多,它只会选择自己心仪的雌猴繁衍后代,而有些不那么受欢迎的雌猴可能在交配季节过完后,还没有获得“临幸”。为了讨好“家长”,雌猴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目的就是获得交配,它们经常更换姿势、地点,有时候会从地上跑到树上,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想要邀配成功。
03雌猴的婚外交配
猴群内除了家庭外,还有一个单身俱乐部,这里的公猴想要建立家庭,获得交配权,途径一般有两个:一是打败现有家庭中的“家长”,争夺“家长”之位;二是拐走家庭内的雌猴,成立家庭。
在一个家庭内,总会有那些受到冷落,屡屡不被“翻牌”的雌猴,而单身狗就会盯紧这些雌猴,不断向这些雌猴献殷勤,最后成功把雌猴拐走,组成自己的家庭。因此,雌猴的婚外交配行为就发生了。
还有一些雌猴,除了与“家长”完成交配外,还会有意与其他单身雄性交配,一方面提高自己受孕的机会,同时也能够混淆幼猴“父亲”的身份,以更好的庇佑自己的后代。
如此看来,雌猴的婚外交配也是它们煞费苦心的结果,为了后代,做母亲的也是相当不容易。
本文由趣聊科学原创,欢迎点赞、转发、评论,请关注@趣聊科学,带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动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