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论语》《大学》《中庸》《周易》你会发现,几乎每个章节都有君子一词,孟子言必称尧舜,孔子言必称君子,因为孟子的理想在推行王道,而孔子的理想在实践人道。孔子在前期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曾试着推行王道,但没有君王买他的货,因为他的货太昂贵了,没有人买得起。(200年后孟子不甘心,接着去卖,也是推销失败。)于是只好回来开粮店,面向全体百姓,因为人人都要吃饭。不过孔子的这家粮店所卖的粮食,培植过程极辛苦,品质极高,营养极丰富,每袋粮食都贴着同一标签“君子粮”。孔子在世时,据说也有几千人来买他的粮,生意虽不算兴隆,但足以糊口。令孔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创立的“君子”牌粮店,却成了千年老店,滋养了亚洲许多国家的人民,现在已成功上市,远销海外,据说目前已有近200个分店。
让人人都成为君子,这就是孔子的教育理想,按照孟子的人性论,孔子的这个理想是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