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婚了 二
这天上午,我来到鱼坑上,正巧兰香和小鸭嫂子正在喂猪,我也过来帮忙。喂过了猪,由于外边天气阴冷,几个人便回屋里暖和去。
小鸭嫂子说:“刚才我见你那个眼比以前清凉多了,在哪儿治的?”“还是那个医院,托人又找了个医生,只花了五毛钱,谁知就大见效了。”我高兴地说。兰香见我的眼确实比以前强了许多,自此也就不再腻歪这件事了。
回到屋里,兰香打开桌上的黑白电视机,大家边看边聊。这个电视由于机械高频头接触排接触不良,时不时的有“跑台”的现象,小鸭嫂子知道我以前搞过电视修理,就在午后让我打开修理,这时,顺子(小鸭的男人)醉醺醺地从外边回来,彼此客气了几句,他就倒在床上睡了。
由于如今的猪圈都是水泥地面,冬天天气又冷,猪很容易冻伤筋骨,所以小鸭嫂子和兰香就常常去庄稼地边弄些玉米秸秆来铺在圈里,但时间长了脏了,清理起来就很费力气。这天下午小鸭嫂子和兰香清猪圈,我也跳进去帮忙。
小鸭嫂子是辉县城里人,身体廋弱,体力差些,不一会就累得额头上满是汗,我笑着说:“嫂子,这活儿该顺子哥干才是,怎么叫你受这个罪!”小鸭嫂子说:“唉,快别提他了,他是个什么东西,平日里就知道喝酒打牌,有活儿的时候找不见他,没活儿的时候却在你眼皮底下瞎晃荡,原来只知道他人长的模样儿好,嘴会说,谁知道中看不中用。我要不是看着孩子们可怜,早不跟他过了。嫂子是过来人,看你实诚可靠,才给你说这个媒的,你要是跟他那样,我说啥都不会把俺妹子说给你的。”一旁喂猪的邻家小爱也说:“七子,你以后有事跟你这个嫂子说就行了,可别指望他。”
几天后,兰香接了我的小见面儿礼,又过了一段时间,大见面儿也很顺利地通过了,我这悬着的那颗心总算放下了。
按兰香她大姐的意思,大年初二让我去他家走亲戚,但小群儿哥却不赞同,因为在当地农村未过门的女婿向来都是年前去走新亲戚的。年三十时,在小群儿哥鼓动下,我还是不由自主的贸然去了女方家走亲戚,结果他大姐大为恼火,后来多亏小鸭嫂子从中周旋,才化险为夷。
那时打工潮兴起,过年后,我和两个哥哥也去了外地打工。夏天的时候,我就没有再出去,兰香家里种着几亩菜地,有空时我就常常过去帮忙。
转眼又到了冬天,我就去求小鸭嫂子去女方家商量结婚的事,可是听了她回来时说的话,我却心凉了半截。
原来兰香他大姐说她们那儿有个规矩,如果当年男方想要结婚办事的话,务必提前一段时间给女方家备些个礼物,让媒人送个帖子来,这帖子上大致意思是说,今年某些时候男方家想把孩子们的婚事办了,求女方同意并早做准备。这叫“谎好儿”,男方家里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就想办喜事?真是岂有此理!结果小鸭嫂子无功而返。
因他大姐嘴特别厉害,小鸭嫂子也不敢跟得太紧,这事只好暂时放下。说起这个“谎好儿”,我和母亲哪里晓得有这种规矩?后来还是王庆叔多方打听,终于弄明白:这个“谎好儿”在南乡确实有,有的地方也叫“易好儿”只是这些年很多村子都不再沿用了,只有年纪大的人才知道这个规矩。
十一月底那天,我又去求小鸭嫂子说事儿。第二天下午,小鸭嫂子跟小叔家的文哥从女方家回来,告诉我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女方家已同意下月办喜事,要我回去抓紧准备!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如来却说:九九归真,还差一难,观音菩萨就做了个法,又施了一难。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也终于圆满了!
那时我手里攒的钱太少,借钱的事仍是不可避免,可是大舅家的四个表哥当中,除三表哥健在外,其余几个表哥前几年都已相继病故,所以我只在三表哥家借了五百块钱。母亲先到二舅家,说明来意,二舅是个老革命,老两口听说我这个老大难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非常高兴,爽快地借给了几千块钱。
回去的路上,母亲在车上嘱咐我说:“七子,妈这么大岁数,亲戚们能不怕咱借给咱这些钱,咱也不能让人家害怕,日后这帐你可得抓紧还上,不能坑了人家。”
这边家里头大哥、三哥、五哥也都借给一些钱,四哥本来也想借给我点儿钱,但耐何嫂子不依,结果两个人为这事还打了一架。三哥见实在弄不成事,只好又去朋友那儿借了些钱,这才帮我度过了难关。
我婚礼上,大喇叭里播放的仍是河南豫剧《朝阳沟》,考虑到王庆叔在村里坐礼桌多年,平日里两家关系又走得比较近,照母亲的吩咐仍旧请来坐了礼桌记账,小群儿哥有当总管的经验,所以事上的总管自然非他莫属。由于我的院子太小,摆起酒席来地方不够用,于是就在前面邻居家也摆了几桌。
按村里老规矩,婚礼的前一天,早早的就安排四嫂去请媒人,可是小鸭和顺子两口子是来了,顺子他娘觉得是兰香的干娘,角色不对(我们这里女儿出嫁,婚礼上女方父母一般是不去的),说什么也不肯来,小群哥见老太太没来,大发脾胃气,任凭四嫂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于是四嫂只好又和五嫂返回去再请,老太太这回见不去实在不行了,只好锁了家门,坐车来了。
这一天下午客人不多,小群儿哥也不忙,就去前面院子里转悠,刚进院子,就听见屋里顺子正在高谈阔论:“不是哥吹牛,就七子和俺妹子这媒,要不是我顺子出面,换八个媒人也不一定说得成,俺这个妹子论人品论能干那是没得说,可就是她这个家庭不行,他爸岁数大了,耳朵又聋,不大管事,他大姐不是当家的料硬是要当家,这不,事前我去商量七子的婚事,他大姐说个这道个那的,净讲些个歪摆牛角理儿,气得我‘啪’一拍桌子,拿指头指着她:你诚心要害死你妹子是不是?你成不成家我不管,兰香的事儿这回我这个当哥的管定了!说不成把俺妹子接出去,在俺家出嫁,离了你地球照样儿转!’他大姐见我火了,两只眼也瞪圆了,他也害怕了,才不敢再搅和……”没等顺子说完,小群儿哥从外边进来:“顺子老弟,今儿个招待得你可满意?”顺子虽说有点儿醉,脑子还好使,忙说:“中中!都是自己人,得劲儿得很”小群儿哥朝桌上瞟了一下又说:”今儿个哥是总管,当家!争啥少啥的只管说一声,可不要客气!”当下顺子哥给小群儿哥把酒倒上,姨兄弟俩互相敬酒,彼此又客气了几句,小群儿哥便出去了。
从里边出来,小群儿哥不由得心里暗骂:“吹什么吹,看把你能的,你顺子平日里除了喝酒打麻将能干点儿什么正经事儿?要不是我老婆跟小鸭这一年来跑前跑后,你能办成这事儿?噢,如今功劳都成你的了,哼哼!哥哥今儿个弄个法儿,非让你出个洋相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向我家院子里走去。
过了一会儿,就见端托盘的柱子正准备去上菜,小群儿哥就上前问:“柱子,往哪屋里上菜?”“前院媒人那儿,顺子桌上。”小群儿哥一听,眉头一皱,脑子里早有了主意,伸手就把盘子里的鲤鱼换了个胖头鱼,柱子一看忙说:“这怎么行?弄不好会出事儿的!”小群儿哥蛮有把握地说:“没事儿,他这会儿估计也喝得差不多了,还顾得上操这份儿心?你只管往上端,出了事儿我去对付!”柱子心里没底儿,但总管下令,也不好不听,还是硬着头皮端着托盘走了。
屋里几个陪客的见菜上来,就催促顺子哥动筷,当吃到盘子里的鱼时,顺子好像发现有点不对劲儿,伸出的筷子又缩了回来,他眯着已有几分醉意的双眼仔细这么一端祥,顿时气的脸都变了颜色:“这他妈什么鱼?我顺子在坑上这几年什么鱼没见过?好哇,竟敢耍弄到我头上来?今天这桌子我非给他掀了不可!”说着把筷子“啪”地一放,两手就要掀桌子,大家一见不好赶紧上前解劝,但是看着盘子里的鱼,一时谁都不知该如何解释。
正在屋里说事的大哥、三哥听见前院的吵闹声赶紧跑过去,正碰见梁子哥跑过来叫人:“大哥,坏事了!你俩快过去瞧瞧吧,这喜事儿上都说是请媒人吃大鲤鱼的,不知道谁干的事儿,给人家顺子端上了个胖头鱼,人家恼了,要掀桌子哩!”大哥一惊,忙叫三哥把总管小群儿叫来,小群儿哥闻听知道露馅了,嘴里却说:“不能吧,能有这事儿?让我瞧瞧去!”
来到屋里,小群哥近前仔细看了看,故作十分生气的样子:“这是谁这么没眼色,连个鲤鱼都认不清?净给我找麻烦!我这就去找他算账去!”说着匆匆地出去调查原委。
很快柱子跟着小群儿哥过来,只说是初次干这个,不晓得这喜事儿上的规矩,才把鱼给搞错的,说着又赶紧给顺子倒酒致歉,顺子心里虽半信半疑,但想想如今已成了亲戚,既碍于表哥的情面,又怕他母亲过来责怪,所以只好顺着台阶下,把酒接过来饮了,表示不再追究。
到了晚上,撒过帐子后,明天的事情也都安排妥当,大家才各自散去。
次日,娶亲的过程顺利地进行。小芹嫂子在屋里笑着跟母亲说:“婶子,前几年因为七子的婚事儿没个着落,看把你愁得,现在你该放宽心了吧?”母亲高兴地说:“放心了放心了,说实在的,这个媳妇看着面善,我心里满意着哩!”
天快黑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已散去,只有小群儿醉醺醺的趴在屋里桌上不动,三哥请他吃晚饭他也不吃,哄了好大一会儿,方才起来,由于群儿哥也是媒人,三哥还特地让我提着给他袖的兜(谢媒人的烟酒之类的小礼物)一直送到家去。
在给我筹办婚礼的过程里,三哥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跑前跑后,出钱出力,终于使我的婚事圆满地结束。五哥曾动情地对我说:父亲不在了,咱家这局面这么复杂,三哥能出面协助母亲帮你把这场喜事办下来,真不容易,这可是一辈子的恩情呢!
我婚后的一天,天气晴朗暖和,在五嫂的院子里,四嫂、小芹、五嫂三个人边打着毛衣边聊着天儿。四嫂想起我结婚时买的那些家具,不由得愤愤不平地说:“唉!老五家的,你看人家七子家的嫁妆,彩电、冰箱、洗衣机买得多齐全,再瞧瞧咱那时候,除了方桌椅子柜子这些个东西,咱有点儿什么呀!唉!天下老只向小,这回我可我算是知道了!”五嫂听了,也跟着说:“哼!向谁叫老太太跟谁过一辈子,我才不稀罕呢,自己挣来的东西气煞!不就那几大件东西么!”小芹嫂听了,忍不住说:“你们妯娌俩还讲不讲道理?你们来的时候,哪一个不是老两口给盖好了五间房,办的喜事?如今老头儿不在了,人家七子自己塌窟窿讨债盖房娶媳妇,跟你们比起来,得了什么便宜了?再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能跟你们那时一样?弄些个方桌椅子作嫁妆,像话吗?快别胡说了,也不怕街坊笑话。”四嫂听了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哎哟哟,我不过就说着玩儿的,你瞧嫂子你还说个没完了!如今是言论自由,难道说句话还犯法了不成?”
“你瞧瞧,不好意思了吧?”正在这时,忽听院外有人说话:“今儿个都是谁在这儿呀!,这么热闹!”大家向外看时,见是彩明家的走了进来,几个人不由得格格地笑了。
新年的时候,三哥从天津回来,还特地把一家人叫到一块儿,高高兴兴地拍了全家福合影,热热闹闹地办了一桌团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