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一件事情时,有的人表现得很乐观,有的人却表现得很悲观。比如,桌上有半杯水,乐观的人,认为杯子是半满的,会说,杯里还有一半的水;悲观的人,认为杯子是半空的,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水。
其实,乐观、悲观就是个人对待事物的想法,是心态的问题。常常有人说,心态要积极乐观呀,凡事要往好处想,多想想自己好的地方,可这种说法似乎人人都懂,可又显得那么空洞无力,悲观的人们似乎就是没有办法凡事往好处想呢?
没有孩子之前,如果自己是悲观的,只是影响自己的心情,行为,和事情的结果,但有了孩子这后,自己的悲观态度一定会影响到孩子。
因为,一方面,孩子会受父母“榜样”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悲观性的语言,特别是悲观性批评,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无助感,加重孩子产生悲观心态。
积极心理学之父——Martin E.P. Seligman,指出成人是可以活出乐观的自己,也可以教出乐观的孩子,即使你天生是一个悲观的人,还是可以后天学习“乐观”的技巧。
通常,我们接纳自己负面的感受和情绪会利于情绪的转化,但有的时候为什么成人和孩子在接纳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后,会更加无助,心情不好?这就要说到,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人的不同想法,更确切地说,就是不同的“归因”或者“解释风格”。
归因:就是关于结果产生原因的评价(心理学概念)。从来源上是内归因或外归因,从稳定度上来看是稳定因素或不稳定因素。
Seligman认为个人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就是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
Seligman把解释风格分成三个维度:个人化(他人化)、永久性(暂时性)、普遍性(特定的)。
我个人认为,个人化就是更多地做内归因,与自己有关,他人化就是更多地做外归因,与自己无关;永久性和普遍性体现的就是稳定度的问题,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就是在时间上表现是否稳定;普遍的还是特定的,就是在范围上是否稳定。
乐观的人,面对事情的结果时,如果是好的,就会认为是个人的原因,是永久性的、是普遍性的。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很出色,乐观的孩子就会认为是自己(个人化)一直(永久性)都很努力的结果,自己有学习的能力(普遍性)。
反之,如果是不好的结果,乐观的人,就会认为是他人的原因,是暂时性的,是特定的。
比如,同样的面对考试成绩,如果不理想时,乐观的孩子就会认为这次(暂时性)考试题目老师出的太难了(他人化),并不是自己没有好好努力,或者,孩子认为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特定的)。
而悲观的人,恰好相反。
把一次好的结果,评价为是老师出题简单了(他人化),或者只是自己这次(暂时性)努力了,或者刚好考试的题目都是自己会的(特定的)。
把一次不好的结果,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没有好好准备(个人化),或者会想到是自己很笨,甚至把自己以前做的不好的事情都拿出来回忆(永久性),说明自己能力差(普遍性)。
所以,悲观的人遇到好的结果时,也不一定会让自己有好的感受和情绪,而遇到不好的结果时,一定会产生负面感受和情绪。
悲观的人,即使接纳自己负面的感受和情绪,可一直处在对自己的否定中,负面的感受和情绪是没有办法排解出去的。
悲观的人,认为自己不够好,不仅是这一次的行为不够好,而是总是做不好, 并对自己全面否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变好,这件事情做不好,其他事情也做不好。这种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会让悲观的人,一次次遇到不好的结果时,加深对自己的否定,发生抑郁的可能就会更大。
所以,对于悲观的人,特别在遇到不好的结果时,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说改变解释风格至关重要。
对于父母,如何教孩子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特别面对悲观的孩子,如何改变孩子的解释风格呢?
首先,让自己乐观起来,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如果我们自己都是悲观的,怎么去教孩子乐观呢?所以先让自己乐观起来。
第一步,先分析一下自己的解释风格,看看自己在遇到好的结果和不好的结果时,会有怎样的想法。
好的结果时,是不是会想到是自己的原因,而且是自己一直努力的结果,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呢?
不好结果时,是不是可以看到其他原因,不仅仅是自己的原因,而且能够对不好的结果,认定为是暂时的,特定的,也就是可以改变的,只是在这一次上,这一件事情上出现不好的结果而已。
如果,你说自己不能很好评估自己的情况,可以借鉴专业的“归因风格问卷”, 了解自己的解释风格。
第二步,如果自己不是乐观的解释风格,那么,开始着手改变。
每次面对结果时,有意识地用乐观的解释风格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在乐观的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上,自己哪个维度上是不够的,可以有侧重地去改变。
同时,对自己做得好的结果的事例,可以重点记忆,这也有助于面对不好的结果时,调取好的记忆,让自己重新认知自己。
强化记忆的方式有:
写日记、拍照片,简单强化记忆;
给自己买礼物、留下纪念品,奖励自己的努力,关联强化记忆;
和家人、好朋友分享,让成功美好愉快的事件,成为记忆的核心;
把以上方式结合,大肆庆祝,让分享升级,让大家的赞赏帮助自己更好地自我认知与评价,让成功的经历成为不可磨灭的那部分记忆。
这个过程,去记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取得好结果,就是事实的部分;另一方面时,取得这样的成功,为自己的努力而自豪,家人、朋友也为自己感到高兴,就是感受的部分。
如果需要,你可以用积极心理学之父——Martin E.P. Seligman推荐的ABCDE技术,具体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特别是面对不好结果的时候。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
B(beliefs )代表对不好的事所持的看法和解释
C(consequences)代表结果,不好的事件之后的感受和行为
D(disputation)代表反驳,具体对B的反驳,即改变原有的想法
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反驳后带来的结果
这个方法,就是用具体的记录来帮助自己区分事实、想法和感受,特别是记录与分析改变想法后,激发新的结果,就是E和D的部分。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书籍《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心理学家Martin E.P. Seligman著)。
其次,正确的教导,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的解释风格。
1、 身教大于言教。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6岁以前,还没有自动思考和表达自身思维的能力,直接和孩子说明他的“解释风格”,孩子并不能理解和明白。但他能够留意他人的解释风格,会被动地吸收父母的风格。对6岁之前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正确教导,就是用我们自身的乐观解释风格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2、正确的赞赏和批评。
通常,孩子在3-6岁阶段,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评价,所以我们对孩子正确的赞赏和批评,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
让孩子在赞赏中,把结果的产生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那么,就要多用描述性的语句,描述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来表达对孩子赞赏,孩子通过大人的描述,知道了自己行为的能力,并能明白自己努力会有好的结果。
接下来,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把描述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这个词让孩子给自己的行为定义成为一种能力或特质,当孩子认为自己据有某种能力和特质时,就会更有信心去尝试新的事物,更乐观地看待不好的结果。
这事实上,就是帮助孩子在乐观的解释风格上,更多地找出个人化,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关联度。
而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即使是孩子个人原因造成的不当后果,也要强调行为的暂时性,特定性。
还可以给孩子指出明确的方法,弥补不当行为带来的后果。所以,我们要避免对孩子说,“你总是”、“你就是”这样的字眼。
3、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体验掌控感。
我们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2岁多到3岁,就开始希望体验更多的自主性,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个体,经常和大人说不,想要自己拿杯子,自己用勺子,自己穿衣服等等。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空间,让孩子验证自己的行为能力,体验更多的掌控感,会增加孩子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会让孩子更主动地尝试和学习,对自己也有更好的认知。
但我们又必须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限制。这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在限制的前提下,让孩子有一定的掌控权。比如,早上想让孩子穿裤子而不是穿裙子,可以问孩子,“是穿A裤子,还是穿B裤子?”
4、引导孩子形成乐观“解释风格”。
随着孩子的成长,开始能够对事物结果的好坏,进行因果分析后,我们要帮助孩子形成乐观“解释风格”。 特别是遇到不好的结果,孩子容易对自己产生了悲观的看法时,我们要从语言上,引导孩子将结果与乐观的解释风格建立联结。
第一步,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孩子觉得被理解和认同,才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第二步,引导孩子改变原有悲观的想法。
让孩子明白这次不好的结果,只是暂时的,特定的。
和孩子一起回忆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
如果孩子特别自责,认为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这时可以问问孩子,不仅只有这一个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和孩子一起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来。一旦孩子了解到更多的原因,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实,一起找出所有可能原因的这个办法,不仅适用悲观的状态,也适用于过于盲目乐观的状态。对于孩子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
也可以教孩子用ABCDE技术,可以参考书籍 《教出乐观的孩子》(心理学家Martin E.P. Seligman等著)。
第三步,和孩子一起重新面对这件事,想一想采取哪些积极的行为,我们可以有更好结果。
而这些积极的行为,可以是现在就能够弥补不好的结果,也可以是下次再发生相同的情景时,一次性就得到更好的结果。
积极的行为,可能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行为,还可以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或者从外部得到的其他资源。
我们要教会孩子乐观,就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能从不好的情绪中脱离出来,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让自己达到目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