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出生在大巴山顶上的高山村,与共和国同龄,在家排行老六,是高山村第一个当兵转业由地方安排工作的人。
董强小学毕业没考上中学,那个年代,读书这条路走不通,当兵是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回家放牛的董强只有一个念头——年满十八岁去当兵。他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有了参军的理想,就特别喜欢看红军战士和解放军战士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题材,解放军战士的形象给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牛时带着一群放牛娃玩“打仗”,董强扮作解放军战士有模有样,退伍回家的三哥看到,董强身上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励他刻苦锻炼,养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军人作风和品质,为将来当一名真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做好准备。董强记住了三哥的话,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男儿就是要当兵”、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征兵口号和宣传标语,更加坚定了董强报名入伍的信念。董强报名后的体检关、政审关一路绿灯。当兵离开家乡的那天,乡亲们为他戴上了大红花,敲锣打鼓把他送到村头。到了部队,他刻苦训练,严格要求,不怕苦,不怕累,团结战友,乐于助人。深受官兵的喜爱,第二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很快三年的军旅生活结束了,董强因为文化程度较低还是转业了,回家后安排在公社兽防站任站长,兼任机关单位支部书记。
董强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单位,把兽防站的工作做的精益求精,还把各单位的党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经常受到公社党委和革委会的表彰。在兽防站工作的第二年,董强喜上添喜,介绍人领来一个扎着麻花儿大辫子的相亲姑娘。姑娘叫小芳,一张小巧的樱桃嘴,两条弯弯的柳叶眉,白里透红的瓜子脸上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眼睛里闪着聪明伶俐的光芒。小芳是隔壁公社双军属家庭的女儿,脚下还有一个小三岁的妹妹,长上的两个哥哥部队转业后安置在公安部门和县革委会工作。
董强对媒人介绍的这位门当户对、漂亮的故娘很满意。通过对小芳的几次接触,随后又走进小芳的家庭,董强更加了解小芳,除性格有点内向外,跟父母下地劳作,种田、锄草、收割庄稼是一把好手;喂猪、煮饭、做针线活是粗中有细。董强和小芳经过两年的爱情长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董强家人口多,“土改”时分的房屋不在同一个地方,两个哥哥结婚后各立门户,董强婚后还是在兽防站上班,只有小芳在家与公婆一起生活。两个妯娌十天半月来打一头,她们性格外向嘴巴又甜,逗得婆婆开开心心。小芳生来性格内向,结婚了之后还是不爱说话,心地善良的小芳,对公婆的好表达不出来。只能默默地闷在心里,以为婆婆可以理解她,能懂她的心。可是小芳想错了,无论她怎么做,在婆婆眼里她就是一个坏儿媳,婆媳关系越来越紧张。小芳觉得人活在世上没啥意思,有一次跟婆婆大吵了一架后,她就想悬梁自尽,当她的身体刚悬挂在空中的时候,正巧被回家的董强撞到,惊出一身冷汗的他飞快的抱住了小芳,解开了套在脖子上的绳索,吓得两腿不住抽搐的董强半天说不出话来。待小芳情绪稳定之后,董强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还相当短暂,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婆媳之间实在不能相处还可以分开住嘛!孩子那么小怎么忍心丢下她们走极端喃?”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董强,调节不好婆媳关系,只好分家同住一栋房。
另立门户后,婆媳之间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争吵不止。你不进我的门,我也不去你的家,很多时候还不如陌生人。
一个下雨天,小芳把一只不下蛋的黑色老母鸡杀了给女儿们炖汤喝。小芳杀鸡,去地里埋鸡毛婆婆都看得清清楚楚。小芳没让公婆吃肉喝汤,当她听到婆婆对她指桑骂槐的时候,小芳是冷水烫猪不来气。
第二天大清早就有邻居骂街,她家的黑色下蛋母鸡不见了。婆婆怀疑儿媳妇把别人的鸡偷来吃了,悄悄查看了鸡毛就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婆婆刚刚从邻居家回来,邻居就找上门来,硬说小芳把她的鸡偷了吃了,要她赔一只下蛋母鸡。小芳赌咒发誓吃的是自家不下蛋的黑色老母鸡,邻居说,有人见到你偷偷杀鸡,鸡毛也是我家被盗鸡的毛,你让我怎么相信你?两家人在村头是越闹越大,越骂越凶,少言寡语的小芳最先败下阵来,她知道是婆婆在搬弄是非,关上房门不理踩她们。
太阳落山的时候,董强从兽防站回来,邻居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讲给他听,重点强调他的母亲是见证人。董强回到家里先听小芳说,杀的是自家那只老母鸡,随后又去母亲家里,母亲说,她是没有看到小芳偷鸡,从小芳神神秘秘的杀鸡、埋鸡毛、吃鸡肉,推测她偷了邻居的鸡。董强对母亲的妄自揣测不能接受,叮嘱母亲,以后要把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才能下结论。再次回到小芳身边的董强说:“要允许别人的怀疑,怀疑不等于肯定,不等于事实。家里打牙祭应该把父母喊过来一起吃,老好吃,小好穿嘛,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董强提到父母,小芳就气不打一处来,冒了两句粗口,董强打了小芳一个大嘴巴子后去了邻居家里。董强告诉邻居,小芳吃的鸡肉完完全全是自家那只老母鸡,小芳也不是那种偷鸡盗狗的人。无论董强说什么,邻居家人都认为他的鸡被小芳偷吃了,两家人再次不欢而散。
第二天董强上班去了,小芳给俩个女儿做好早饭,一边照顾小女儿吃饭,一边对大女儿说,以后家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照顾好妹妹,俩姊妹不能分开。等女儿们吃了早饭,小芳把女儿的衣服洗了,上吊的绳子系好,又去给女儿煮了鸡蛋,看着两个孩子把鸡蛋吃了,让大女儿带着妹妹去爷爷家里耍,支走两个女儿,小芳就悬梁自溢了。
小芳去世后,娘家父母来了,哥嫂、妹妹来了,他们还请来了公安和法医。法医对小芳的尸体进行了检验,公安把小芳的死因和董强打小芳的事实记录下来,董强阅读记录之后签了名字并按下了手印。小芳的娘家人特别是小芳的父母,看到两个那么小的孩子失去妈妈太可怜了,人死又不能复生!再也不能让她们失去父亲了。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流着泪求儿子暂时不追究董强的责任,小芳的妹妹也告诉董强,她以后愿意牺牲自己来照顾姐姐的两个女儿。董强对娘家人的包容和理解表示感谢!对于下一段感情要等他从悲伤中走出来再作决定。小芳的父母觉得董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小芳烧五七的时候,邻居家的黑色母鸡领着一群小鸡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回来了。七七四十九天过后,董强跟生产队一个大龄女青年好上了,不久之后她们就生活在一起。一传十 ,十传百,传到了小芳的娘家。小芳的父母去了一趟董家,又邀请董强去了一趟小芳的娘家,董强每次都对岳父岳母说:“你们家养的女儿爱上吊自杀我不敢娶了,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元旦节就要去登记结婚”。小芳的父母最后对董强说:“我们为了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愿意做到仁至义尽,既然你都做到这个份上了,那就人死如灯灭了”。
一个多月后,董强在兽防站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三个月后,法院将董强和其他犯人一起押回街道开公审公判大会,董强逼死人命案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慢长的五年监狱生活结束后,刑满释放的董强回到高山村,回到破碎不堪的家里。感觉生活一团糟,残酷的现实被过去的美好回忆冲击到一败涂地。他是高山村的第一个党员,是第一个从部队转业地方安排工作的人,如今成了高山村第一个劳改释放犯。董强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可我却做了二件后悔终生的事。当年母亲理应外合对待小芳,我作为丈夫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沟通的重要性,不沟通不保护她,反而还动手打她,把她逼上绝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却不改,还不识时务,把小芳父母和妹妹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人总是到了失去后,才懂得后悔,才懂得珍惜,悔之晚矣!
如今董强老人已年过古稀,两个女儿嫁到了远方,她们对父亲当年逼死母亲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很少回家看望父亲。基层组织了解到董强老人生活困难,把他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
劳动改造后的董强沉默寡言,年纪大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一旦做错,难以弥补,一旦走错,悔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