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福《字与画》(山径)

【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字与画

·

【肖仁福】

·

打卦师与独眼爷是镇上最有名望的两位人物。两人都住在儒林街上,打卦师的屋子座西朝东,独眼爷的屋子座东朝西,两家可谓门当户对。

打卦师并非人们常说的占卜打卦的师公、道士之类。他天生一双大得出奇的鸭脚板,任凭你号码再大的鞋子都没法全塞了进去,必须趿着,走路时鞋屁股一下一下往脚后跟拍打,敲出极重极脆的响声,犹如打卦一般。打卦师说自己的鞋是打卦鞋,街上人便称他为打卦师。

打卦师其实是镇上一流的书法家,他一辈子就是吃自己的字,穿自己的字。他用自家的屋子临街开了一个铺面,专门卖自己的字。卖了几十年了。潮涨潮落,街口的买卖人过山鸟一样,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发了有的亏了。打卦师虽然没发大财,但他的字却从来没有滞销过,铺面一如既往地敞开着。

·

(打卦师的字从来没有滞销过…)①

·

铺面不大,里面挂着大大小小、宽宽窄窄的字幅。皆是一流的宣纸,有行草,有楷书,有隶字,大者如“寿比南山”、“松鹤延年”、“室雅人和美”、“吃亏是福”之类,小者如“长恨歌”、“岳阳楼记”等诗文的蝇头细字,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人们从街上经过,不管买不买字,都喜欢在打卦师的铺外站上一阵,将打卦师的字观赏一回。其中自然不乏书法方面的行家,便点了头,赞曰:“这可是地道的颜筋柳骨哩。”

打卦师每天太阳出山时,趿着一双拍得巴嗒巴嗒响的打卦鞋去开铺门,先用鸡毛掸子去掸一掸铺面和壁上的字幅。如有客人,便给人取字。没人,就在桌上铺开宣纸,用那支据说是象牙做成笔杆的老狼毫,即兴写上一幅。那轮鲜丽的朝阳正好投过一线光亮,在未干的墨迹上洒一泼灿烂。有些买字的人,是早就相中了壁上的某一幅的,所以一过来就交了钱,取了字兴冲冲离去。有些偏偏不要现成的,定要打卦师当面书一幅再拿去,说这样墨鲜字鲜更有意趣。打卦师当然会满足顾客,拈了狼毫,问清客人要什么字,然后开笔,惹得周围人一齐咬着舌头啧啧称善。大凡那些随写随要的,都是四五个、七八个字的居多,一挥而就,写得快也取得快。但也偏偏有性憨的,硬要打卦师书写诸如“琵琶行”那样序在外仍有三百一十五言之多的小字幅,就是等上老半天也心甘情愿。打卦师写“闻鸡起舞”四字最具风格。他起笔之前,狼毫在纸上作欲扬先抑之状,而眼睛他顾,头部稍偏,似在倾耳细听。同时,额上紧皱的深纹缓缓向外舒展开来,整个面部笑意徐至,让你相信他确已闻到了那曙色将至时的鸡鸣声。就在你还沉浸于他那如醉如痴的境界的时候,他的笔锋已风驰电掣般神运于纸上。瞬间,前面三字已历历在目。待“舞”字的最后一竖写成,打卦师忽然左脚离地,身子向半空一蹦,左脚往后一勾,狼毫陡地向那“舞”字右腰上戳去。几乎就是同时,打卦师的打卦鞋“啪”一声击响,“舞”字右腰上已活灵活现地戮上了一点。一旁的人不觉由得齐声喝道:“好!”原来打卦师写那“舞”字一横上的四点时,先只写了三点,最末那一点留到收笔“起舞”那一瞬才出其不意补上去。有人还说,神就神在打卦师这最后的一舞一点。打卦师一定是从李白当年回马飞笔写“十”字那一点受到的启迪。

·

(只听他的打卦鞋“啪”一声击响…)②

·

都曰,打卦师把字写绝了,这么几十年,还从未见过谁的字超过打卦师呢。

独眼爷则是一位画师,他生得瘦瘦小小,像一位身轻如燕、能够踩在空火柴盒上面发功的气功师。他作画时,右眼瞪得特别大,左眼却是眯着的。画作好后,他又起左眼,若有所思地自我欣赏一番。镇上人都清楚,他赏画时,如果左眼眯得不够紧,且眼角在稍稍作颤动状,说明他对自己的画不太满意。如果他把左眼眯得极深极紧,左脸上的皱纹一齐向眼角奔去,那独眼爷这天的画一定作得很成功,挂到壁上后保证能卖大价钱。独眼爷爱眯眼,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不作画不赏画,左眼也成了眯着的了,看上去像是瞎了一只,人们便都叫他独眼爷。镇上人断定,独眼爷由于几十年那左眼都是眯着的,如今已失去了视力,无法再睁开了,用进废退嘛!

独眼爷的画店开在打卦师的字铺对面。独眼爷画画的路子很广,国画、素描、水彩,样样皆通。画八仙过海,画武松打虎,画山画水画禽画兽,画松竹梅,画风花雪月。镇上有个祁剧团,那些关公、唐僧、薛仁贵、四仙姑的脸谱都出自他的手笔,镇电影院请他画广告,他也画。但那些半裸或比基尼式的广告,他拒绝合作。三月三,七月半,他给人家祭祖用的冥钱包画人民币,镇上人每年这两个时候是要给阴间人大烧冥钱的,阳间人的钱有五块十块,甚至五十块上百块的票额,阴间人自然也不例外,票额越大用场会越多,画人民币是独眼爷最赚的时候。阳间人为了让阴间人也搞活经济,让自己的祖先过得大方气派,不惜重金购买独眼爷这种奇特的不算画的画。独眼爷画的人民币看不出是画成的,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工商银行还特意检查过独眼爷的画店,但独眼爷仅仅画人民币的正面,不画背面且都是画在黄色的火纸上,不会给买画人提供犯罪的可能,银行便没深究。至于阴间会不会发生货币市场上的混乱,银行里只顾自己的行业,才懒得去管呢。

当然,独眼爷还是以画山水和人物为主,别的只偶尔为之。他的画究竟有多高水平,镇上人说不出道道,但有一层意思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人见了,都会像六月喝了井水,浑身感到清爽。特别是他的中堂画,据文化馆那位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年轻大学生说,既有张大千的恢宏雄伟,又具刘海粟的灿烂瑰丽。有人干脆宣布,当年徐悲鸿用“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招考学生时,那位在马蹄旁边画了一只嗡嗡而吟的小蜂蜜,从而一举成为徐悲鸿高足的考生就是如今的独眼爷。但不管怎样,独眼爷的画遐迩闻名这是天经地义的。远的且不说,就说前年县上来了一位中央大首长,县上领导送了许多土特产,他总是不满意。后来硬是得了独眼爷眯眼画成的一幅中堂画,才欢喜得屁颠屁颠地离开了县镇。为此,独眼爷更是让人敬三分,县政协主席还几次亲自出马,来邀请他去当什么委员,以共计济国利民之大计。独眼爷当然还是谢绝了,觉得没必要去添那份外的麻烦,仍天天不离画店半步。

·

(徐悲鸿用“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③

·

独眼爷其实不是本地人,是解放前夕从北方逃亡到此地的。据说还是某学院的一位教师,和学院老师逃亡出来后失去了联系,见这地方天高皇帝远,还较宁静,便安了家,落了户。他的口音却不是纯北方音。打卦师是曾出过远门的,他说独眼爷话含吴音越韵,定系江浙人氏无疑。且那些地方历来文人辈出,独眼爷不是那里人,自然不可能有如许高超的画技。此言极有道理,镇上人便首肯了打卦师的合理论证,把独眼爷看成江南才子。也是由于打卦师的器重,独眼爷当年才得以在这块生疏之地立稳脚跟。比如独眼爷现在的这屋子这店面,当年就是打卦师从中极力地斡旋,最后才以不算太贵的价格到得独眼爷手中的。地方上人欺生,开始有人还老找独眼爷的岔子,都是打卦师以其地方上隆高的威望将寻衅人镇住。打卦师每次说,独眼爷是位大才子,他人品画品皆为上乘,我地方上人理应尊重。独眼爷在心中铭记着打卦师的大恩大德,对打卦师更是敬仰三分,每年都要选中一二幅最得意的中堂画送打卦师。早上,独眼爷也要等打卦师开了字铺的门,才打开自家的画店。平时两人来往甚是密切。碰上两家的顾客稀少,有了一点点清闲,独眼爷就隔着街对打卦师大声喊道:“老兄,今日早些关门,过这边来喝几盅吧。”打卦师比独眼爷略长,他在这边朗声应道:“老弟,就听你的,恭敬不如从命嘛。”于是,傍晚,当皓月悄然东升,街上一半幽黯一半银辉,人们便见打卦师与独眼爷在临街处摆一方小桌子,各执一杯对饮。月华洒在酒杯中,溢出熠熠辉光。两人喝得耳热心跳,知心话儿也多起来。待至酒兴起,便起身各自拈毫题字作画,以互相交换,而后欣然离去。

·

(二人喝得耳热心跳时,知心话儿…)

·

独眼爷最欣赏的,还是打卦师挥笔书写他那最为得意的“闻鸡起舞”四字。碰到这样的时机,哪怕自家店里工夫再忙,独眼爷也会抽身出来,横街跑进打卦师的字铺,将围观的人扒开,挤到最前面,看他打卦师即兴表演。一旁的人们发现,几乎是在打卦师身子往半空一窜、左脚一勾、鞋底一拍、最终末一点猝成的同时,独眼爷的双手也跟着“啪”地一声击响,口中不由自主冒出一个响亮的“妙”字。且那只左眼也眯得异常深邃了,与瞪大的右眼形成强烈的反差。

打卦师也喜欢欣赏独眼爷的作品,尤其是独眼爷的中堂画。几乎每一幅他都要品味一番。他品得极认真,常端着一杯龙井茶,站在画下一边品茶一边品画,直到那杯茶喝光,连茶叶也细细地嚼完,最后才悠悠离去。细心人发现,打卦师有时竟是盯住画面左下方那枚不方不正不扁不圆的印章,目光又痴又呆,老半天都收不回。后来许多人都爱看独眼爷的印章了,觉得里面有一层道不明、说不透,但却硬是蛮来劲的意味,越读越觉得神。不是精于书法的人,定然刻不出如许精妙的印章:都说。

这一天,打卦师又端着一杯龙井茶,从街对面踱了过来。独眼爷早迎了出去,将打卦师让进画店。独眼爷知道打卦师的习惯,也不搬凳让座,就让他站着赏画。只是候在一旁,说道:“老兄,这些拙作之中,你能相中一幅么?这就可给你取下,送过贵店去。”打卦师却不回答,眼光在一幅画上定格着,不肯移动。嘴巴却将杯中茶水喝得“滋滋”叫。半响,他才把目光移开去,转过他那红光发亮的脑袋,说:“老弟,有一句话,愚兄在心中藏了许久了,不知道可不可以冒昧相问?”

“老兄,这就见外了,你我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彼此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独眼爷急了。

“我读了你许许多多的画,可我发现……”打卦师欲言又止。

“……”独眼爷的脸上竟有点不自在了,那只右眼里含着难为情的目光。独眼爷似乎知道打卦师要问什么了。

“你的画好,印也好。”打卦师顿了一下,“可你干嘛从不在面上题过一字呢?”

“这…”独眼爷显得不知所措起来,那只眯眼连连颤动着。

打卦师把杯里最后一片茶叶吸进嘴巴里,一边嚼着,一边缓缓朝店外走去。

独眼爷赶忙抢上一步,对打卦师说:“老兄,有了你的字,愚弟是不敢班门弄斧呀。”

打卦师也不回答,只将头撇转来,朝独眼爷望了一眼,那目光有点陌生而复杂。

独眼爷的画有印没字,这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全镇。人们赶忙去细看自家收藏着的独眼爷的画,果然都有印没字。连蝇头大小的字都没有一个。大家都迷惑了,读独眼爷的画读了几十年了,怎么却从没觉察出他的画没题字呢?而中国的画历来就是讲究字画印三位一体,互为映衬的,唯独独眼爷的画只字未题,其缘由何在?于是,各种猜测纷起。有的说独眼爷的画绝得很,但他的字未必高级,故不敢上画。有的认为,独眼爷不是字不好,而是与打卦师比较,也许略逊一筹,因而不必弄巧成拙。有的则说,独眼爷其画造诣已深,也就不想再用字来装饰,以免画蛇添足,几十年来他从不在画上添过一字,买画人竟然觉察不出,即说明了这一层意思。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独眼爷画技高超,难道字却写得不好?)④

·

没过多久,打卦师的七十大寿到了。这一天,紫阳高照,彩气东来,镇上许多有头有面的人都给打卦师祝贺来了。独眼爷早已做了准备,精心绘了一画,裱好,卷成轴给打卦师送去。打卦师高兴异常,紧握独眼爷的手,将他请入首席。酒过三巡,打卦师起身致辞,感谢众人的美意。大家也频频起身,向打卦师敬酒,祝他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礼毕,打卦师忽将话锋一转,说:“为了让众人高兴高兴,我要拿一样东西让大家饱饱眼福。”

大家立即静下来,等待着打卦师的手段。只见打卦师拿出一卷画轴,轻轻展开来。咦!众人眼睛亮了,目光钉在画面上,硬是无法拽下来。

这是一幅雄鸡图,还有一轮旭日作为陪衬。大家虽然拿不出文化馆那位美院毕业的大学生的高深术语来说,但却懂得这实在不是一般的手笔,其间确有一股无形的磁力,能把你一切的感官都粘住。作为赠给打卦师的礼品,这雄鸡图也许是再奇妙不过的了,都说打卦师就是有福气,古稀之年竟得如此珍品。

“这样大手笔,众人一定看得出是出自谁手了。”打卦师特别兴奋,将独眼爷让到前面,独眼爷忙打拱手,说道:“在下不才,献丑了,献丑了。”

“今天,当着诸位的面,”打卦师今天脸上一片红光,只见他低了头对独眼爷说:“我这里有一件事相求,未知贤弟可否赏脸?”

独眼爷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知道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了。但听打卦师接着又说:“我这位情同手足的贤弟,堪称当世画圣。但诸位很清楚,四十多年前他在此地开了画店之后,就再没见他在画上留过一字一句。今天,我要恳求他在给我的这幅画上题上几字,诸位意下如何?”

大家齐声称好,说打卦师主意高明。有人早腾出一张桌子,将雄鸡图铺于桌上,一旁置了笔墨。

独眼爷面呈难色。推辞再三,最后还是走近桌边。屋中早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屏声静气,要一睹这位四十年未在画上题过一字的大画师挥毫作字的风采。然而,独眼爷沉吟良久,就是不愿下笔,几次拈笔在手,又犹豫着回头望望身后的打卦师,说:“老兄,你这可是与我为难啊?”打卦师却不语,一脸的企求之情。良久,独眼爷将笔放回笔架上,他忽然五个指头一齐插入墨盘中,而后抽出,迅捷地落到画上的空白处,但见他五指交替着神运于纸上,一点、一挑、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泼然而出,纷至沓来,无不错落有致激越跌宕。顷刻间,众人目光还未跟上来,画上四字已猝成,洒脱如一股风,飘逸似数缕云。粗看似乎与毛笔字无异,细瞧又非毛笔字所能企及;集晋字唐墨宋体于一炉,同时又超然出乎其上。而整个画面犹如锦上添花,其风格其境界竟然又高一筹。

原来,那是“雄鸡一唱”四字。众人这时全明白过来了:打卦师素以“闻鸡起舞”著称,独眼爷这边有“雄鸡一唱”的确别出心裁,意蕴深远。

还有人发现,就在独眼爷四字猝成的那一瞬,他眯着的左眼极迅地闪了一下,一道亮光倏然而出,竟比右眼还要闪亮照熙。

·

(原来独眼爷的书法更加超乎其画…)⑤

·

自此,打卦师便不再开办他的字铺。以后也见不到他卖字,虽然他与独眼爷的往来日见密切。独眼爷还以卖画为生,但他的画仍然不题一字。而人们偏要买他题了字的画,有的干脆就只买他的字,而不买他的画。只是,独眼爷再好没破过戒,不肯在画上落字,当然就更不用说书写字幅了,而人们也就无法再从独眼爷那眯着的左眼里看到熠熠的闪光。

直至如今,人们还只见过独眼爷写过“雄鸡一唱”四个字。别无他哉。

·

说明】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创!其中图片可能源于-①董绕书画工作室。②任政书法:闻鸡起舞。③王宏喜画作:踏花归去马蹄香。④宁艺轩画室。⑤作者名见画作署名。

·

尾韵】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小城故事》(邓丽君).mp3(无法上传音频)

·

简介


肖仁福(1960- ),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中国作协会员,畅销小说作家和历史文化学者,被读者誉为“中国机关小说第一人”。已出版当代长篇小说《官运》、《位置》、《仕途》(三卷本)、《阳光之下》等十多部,历史小说《苏东坡传》、《李鸿章》(五卷本)等多部,小说集和随笔集四十多部,共计一千万字。(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张正清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

(别忘了关注我)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5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94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871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63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84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63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68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50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02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44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23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3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0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15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92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