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上一集说到:因刘启打死了吴国太子。两大家从此结仇。吴王与上级政府的矛盾也已经形成,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那些恩恩怨怨并没有完全了断。
后来到了汉景帝刘启登基,在一些老臣以及他的老师的建议下。对一些旧制需要改革,新帝刚上任,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改革旧制也得一项一项的来。要改革的第一个旧制就是“削藩”,削藩的目的就是削弱诸候国,防止对中央集权构成威协。因为有些政策,源头还是刘邦时期沿袭下来的。在他父皇手上就有人提出要削藩,一直没有形成最后的决议。
例如分封制,在西汉建国之初,一直以来没有变动,已经成了老祖宗的规制。那时候总计有55个左右的郡,由大大小小的诸候王把控的,就有40个以上。而中央汉朝皇帝能够把控的,具有实际调配权的仅仅只有12一14个。一个那么大的中央政府,就成了一个花架子。
而且皇帝掌控的地盘也不是很大。一直以来,最大的地方就是接管秦国时期,河南和河北的一些少部分地区。还有四川大部分的地区,秦国遗产的关中地区。总共加起来也不如吴国,一个诸候国的国土面积大。这样长此下去,就会壮大了诸候国,削弱了中央政府。而各诸候国王都会成为雄狮猛虎,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养虎为患。威胁到中央政府皇权,严重时全国失控所以必须削藩。
汉景帝身边有一位老师,名字叫晁错。他原来在景帝的父亲文帝身边工作,是一位资深教师爷。一直以来,他看准了各藩王严重的问题,多次向政府提议,倡导必须解决。所以他对景帝提出了削藩的极力主张,是一直坚持的。而汉景帝又刚刚上任不久,积病严重。欲知这些矛盾如何化解,之后又引出那些故事?请看续集(10)。未完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