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5 梦醒在齐云
1
到龙郡时夕阳西落,城门口的小贩陆陆续续收拾自己的摊子,三两官兵在城门站岗。到底是天子脚下,距京都不远,难民并未如齐云山那般多。
吴嫂已在家中备好一桌菜,阿娘上座,二哥二嫂挨着坐,二嫂边上坐着赵玲珑,赵玲珑边上坐着七哥,我挨着七哥,吉嫲挨着我。
今日阿娘心情特好,喜笑颜开望着自个儿这未来儿媳妇,忙着给赵玲珑夹菜。
“玲珑,来,多吃点,最近又瘦了。”阿娘说着又往她碗里塞了个鸡翅。
她笑着接过来,却不动筷,过会儿又把鸡翅夹到七哥的碗里。“你…多吃点。”
“我不吃!”七哥甚是傲娇。
“我吃!七哥,我吃。”我赶忙把碗伸了过去。道观里的伙食实在比不得家里,清汤寡水,日渐消瘦的明明是我,可坐上饭桌都好一会儿,阿娘都不曾与我夹菜,满心满眼里都是身体康健满面红光的铿锵女将,她的未来儿媳妇赵玲珑。
“要吃自己夹,”七哥给我撂了句话,转而把鸡翅又夹到赵玲珑碗里,也给她撂了句话,“你管自己就是。我何时需要你这样照顾。”
赵玲珑默默拿起筷子,闷不坑声地扒着米饭粒。七哥说话声压得低,只够得着我与她听见。其他人看在眼里即是小夫妻相亲相爱相敬如宾。
晚膳后,我与七哥廊下信步。
“七哥,你…怎会答应阿娘?”
“少管我!”
2
夏有明月当空,掩去夜幕上零星点点,窗子里溜出来的烛光,映在她的脸上、身上、剑上,她练剑的身姿,出剑的招式,剑光里扫出一把春华秋实,落入我眼。
二哥成亲后,赵玲珑便时常来府上小住。她与我年纪相仿,我俩却大有不同。我喜翻书习字,她喜舞刀弄剑。我偶与七哥上街耍玩,隔三差五干个架什么的也是难免,起初我与七哥皆是能挡则挡,非也逃之。好容易来个强势霸主,我俩对她寄与厚望,想着终于能称霸龙郡。
但事不随人愿。
龙郡有声名显赫的恶狗两条,一条来自城北王二狗包子铺,名曰大黄,一条来自城东张三疯饼店,名曰小黑,对于这两条恶狗孰强孰弱,外界一直看好大黄。我觉着小黑未必会差,一时间,我与七哥争执不下,便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拐骗了小黑,势必要与大黄一决高下。果然,在大黄使出一招“肉包子打狗”后,小黑就被轻松制服。后来,小黑就走丢了。
事后我认真思考了小黑失踪的理由:它好歹也是一只名声在外的恶狗,竟被一只包子制服,必然无法再在龙郡众狗面前抬起头来,这将是它狗生最大的耻辱。
想必小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不告而别。
显然,疯子家小儿子泡仔就不这么想。东窗事发后,他抡着擀面杖追着我和七哥跑了四条街,赵玲珑压根没有出手相救的意思。之后幸得遇上文书,随行搭了段马车,才得以甩开泡仔。偶遇原本就是上天安排的情分,文书甚少出门,一出门便遇上我们,这也是我们的幸运。
当时正值年少,人年少的情感总是那么爱憎分明,她赵玲珑未出手搭救,便算是与我们结下梁子。不过现下想来,其实也非甚大事,只不过稚嫩罢了。
她是赵伯伯的女儿,二嫂的同胞妹妹。赵伯伯与阿爹交好,两家人早前定下娃娃亲。赵家一对掌上明珠,“相思寄南国,剔透玲珑心”。
自我有记忆以来,就不曾见过赵伯母,据说她早已不在。赵玲珑自小随军,每次赵伯伯回京都路过龙郡便会把她托付于阿娘。她和阿娘亲,权因阿娘待她无异于我。后来,相思姐姐成了二嫂,再后来,阿娘就一心想要撮合七哥和赵玲珑。
3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一次擦肩而过。
要说缘分,真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强求。
“两月前昆山民乱,你可有听说?”
七哥瞟了眼在院子里练剑的赵玲珑,转头看到一脸懵逼的我,很显然,我是不知道的,他就近在廊亭里坐下,看着像是准备开始讲故事的样子,我也非常正经地做到他对面,两手托起腮帮,摆出一副听故事的样子。
“圣上下旨要求京城内外、直隶各省的百姓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之,巧词争辩,绝不轻待。”
“这也是合理的。”我料想满族想要一统大汉,要求服装头饰统一,便于管理,这也不算一个过分的要求。
“然…文书公告在下达的过程中流出了另一说法: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一时间民心不安,除京都外,各地时局多少有些不稳便,尤以昆山为之最。圣上怕是一些前朝遗臣借机生事,就下旨让赵伯伯出面压制。”
“所以…这跟你与赵玲珑有半毛钱关系吗?”七哥讲话从来都是不言简、不意赅,我有些不耐烦。
“你还听不听?”他恼我打断他,有些不高兴。
“听呀,你倒是快讲重点。”
“原本这也没什么,可问题是,圣上下的是道密旨。即使是暴民,那也是大清朝子民。‘当权者屠杀自己臣民’这事虽在历史上也不是首次,但毫不遮掩光明正大地屠杀就十分难看,即使史官的笔难免顺于皇权,但皇权之外还有民心。赵伯伯领命私下前去,不料负伤。”
我接过七哥的话,继续说下去。“所以…负伤的赵伯伯提出了让你与赵玲珑尽早完婚,恐自己伤势加重,未能亲眼见到自己女儿出嫁,而此生有憾?”
“近来赵伯伯整日觥筹交错,眼看着也不像伤势不轻,小八,你是不是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七哥惊讶地看着我。
好一计苦肉计,阿娘和赵伯伯真是煞费苦心。七哥不习武,却也是条铁铮铮的汉子,有一颗赤诚报国心,一直以来赵伯伯都是他尊敬又崇拜的偶像,还得是我赵伯伯。
我觉着,其实赵玲珑也挺好的,虽然她不苟言笑,可是她武艺高强。再者,小时候是小时候,待她嫁于七哥后,那她也就是我七嫂了。日后,我再于泡仔争执,便有一个有力的靠山,真是一笔好买卖。
“有何不对,在情在理你应承了赵伯伯的这个要求都是好的。你看,阿娘多年心愿也了了,她必定顺心;赵伯伯最大的牵挂也了了,他必定安心;阿爹早就盼你成家立业,他必定放心。看,大家都很开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这样吗?”
“是的七哥。我先睡啦,你也早些休息。”我拍了拍他肩膀便自顾自回房了。
4
皎洁明月泼洒一地柔光,夏风吹来一阵暖,虫鸣入耳声声响,院里人倾心练剑,好一派仲夏景象。
其实…七哥的决定甚好。
练剑的姑娘,或许…就是他此生良人。
初七,府上贴满了大红双喜,红灯笼高挂,爆竹鸣声不断。阿娘让我邀了何伯与文书,其他就是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亲戚,李妈在府里跑前跑后招呼客人,吴嫂在后厨忙里忙外准备喜宴,阿爹、阿娘、大哥、二哥、二嫂,还有我…府里人都十分忙碌,忙碌着且开心。七哥也换了一身红衣,不情愿的一脸也被映得红光熠熠。
门外喊着新娘子到了,我与二哥拖着七哥到门口迎新娘。喜娘搀着赵玲珑下轿,把花绳递给她,花绳另一头牵在七哥手里,花绳的红结在中间晃啊晃啊,七哥就这样把新娘迎进古府。吉时行礼的时候,他们在大家祝福的目光中拜高堂,喝交杯,进洞房。
洞房花烛夜,一双红烛燃尽,窗外已是鸡鸣鸟啼。赵玲珑去向阿爹阿娘请安,李妈身边的小丫鬟从七哥房里出来,捧着条白绸送到阿娘跟前,阿娘眼里掩不住的欢欣。
我不甚明了,向七哥问起,他一副懒得理我的样子。
成亲后,他们俩夫妻平日里各忙各的,七哥还是跑跑诗社,与他一群社友把酒吟诗对月当歌,也会打理打理诗社的生意;赵玲珑成日里忙着练剑。
大家也只用膳时碰面,七哥不与她说话,她便也不理会七哥。我思索着成亲竟是这般,难怪话本里通常只讲到才子佳人喜结良缘,却鲜少提起他们婚后生活,原来婚后生活这么平淡,实在不能引起人们对话本的喜爱。
5
七哥不着家,我在府中甚是无聊。回到龙郡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数日,也不知十四师兄(聂以海)回齐云了没,十七师兄也不曾来信,或许还未回去罢。
“听说聂先生去了扬州,是吗?”
“二嫂”,二嫂看我一个人闲坐廊亭,便跑来与我说话。“恩,是师父的命令,让他去平魇。”
“聂先生道法高深,不会有问题的。”
二嫂真挚地拉着我的手,看着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希望玲珑也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她也要去扬州?”
话音未落,圣旨便从几十里外的京都传到古府,全府上下跪了一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护国将军赵瞿之女赵玲珑为百里将军,任军中副将一职,暂代赵将军职务,替陛下平定扬州之乱,即日启程,不得延误。钦此。
下章:码字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