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与摘要(论文第一页)
1.题目:3号,黑体,居中
2.摘要:(“摘要”:四号,黑体,居中)
一句话重述研究对象,不可抄原题(有论文查重),说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相关分析,研究方法及结论(模型方法及模型,求解软件,主要结果及结论),假设分析(影响因素,产生误差原因,优化方法,实际情况与应用)
*尽量不要出现公式、符号,因为并不能知道符号代表的意义,如果带有公式,则需一并将符号交代清楚。
3.关键词:能让评委单从关键词上看出论文思路
问题重述
问题详细重述,并列出相应条件(自己编道应用题)
问题分析
1.整体分析
2.各问题分析
符号说明
方法1:列表(大多数建模论文采用此种方法,然而并不正规,但已形成主流也不扣分)
方法2:数学图标配以文字说明(科技论文的标准符号说明格式,如高数课本题目)
模型假设
为方便计算与建模,将一些条件理想化处理
模型建立与求解
符号极好的引用:不要有文字,如‘X1’,不要用 ‘X远’。
参考文献
除高数课本内知识视为通识外,其他一切模型及资料(含图片)均需在正文里加上标“[1]”,并在文末参考文献处标明:作者,作品名等;网络数据(有时效性)也需标明网址、作者等。
其他
1.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2.5cm;
2.编号按字节:1/1.1/1.1.1/1.1.2……
3.排版时调行距,控制页面。如12号可配20磅行距。
4.图表:有图号及标题 “图1”、“表1”,使用五号字;不能出现“下表”、“右图”等字样。
5.语言规范:不要出现“我们”等字样,可用“本文”,只尽可能简洁清晰地叙述研究,不要出现“虽然我们没有得出最后结果,但我们努力怎样怎样balabala"等废话。
6.决策性题目最好不要用层次分析法。层次法是好方法,但也仅对于做题人即使决策者的情况下。此方法个人主观影响过大,当非决策人时,反而不适用。
7.公式:用数学编辑器,公式要加编号,编号按节序加(如1.1.1。使用半角),编号右对齐,公式居中。(下图中 第一个正确,d 不是斜体)
8.源代码取重要部分附在附件里。
建议:
使用winEdt编写,而非Microsoft word。有现成程序模板。
LATAX:->生成DVI->生成PDF
部分命令
\section*( ) //*加上后不出现分节符号 ,注销编号
\subsection*(1.2)
\subsubsection*( 1.2.1) //子节点
换行:法1:\\ //换行后首行无缩进
法2:回车 //换行后有缩进
$sum_{i=1}^n_i$ //公式写在 $$ 之间,下标前加 _ ;表达式用{ } 括起
a_{1 1} //矩阵元素 a11 的表达方式
rr: 右对齐 cc : 居中 ll: 左对齐
\ref{ 公式图形/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