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西北18公里,316 国道、汉丹铁路、随岳高速公路、西宁铁路连接线穿境而过。
随县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源远流长,从春秋以来的二千多年间,有140多种典籍文献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在随县民间流传有大量的炎帝神农的传说。
春秋《国语》鲁语上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三国韦昭注: 烈山氏,炎帝之号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注:烈山氏,炎帝代号也。
西汉《礼记》祭法二十三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则祀之。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西晋《帝王世纪》
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北魏《水经注》卷三十二:水
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存焉。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唐朝李白在随州客居期间所作的三篇诗文中都提到神农,尤其“入神农之故乡”一句,说明唐代就已称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
明代知州阳存愚于万历年间在厉山立有“炎帝神农氏遗址”碑。
清《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
随州,厉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荆州记》:山有二(一)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寰宇记》: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
我国学术界的许多专威专家学者们对炎帝神农生于随也深信不疑。
台湾著名的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张其昀先生在他著的《中华五千年史》“以农立国的开端——神农”一节中明确写道:
“我们试从汉口北上,由平汉铁路花园站,沿襄花公路可通至襄阳西北的老河口,公路中途经过随县,这里就是神农的故乡。以现代地理来说,神农是今湖北随县人,乃是扬子江流域所产生的第一位大人物,神农氏号炎帝,烧山之时,火光熊熊,故以为号,其诞生之处,称曰烈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瑜在《远古的钟声》一文中写道:
炎帝即神农氏,并非子虚乌有,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不仅教先民耕种,还亲自尝百草,发明中药,医治疾病。古老的历史文献记载,炎帝龙首牛唇,是最早的神人合一的龙形象。我们不是以龙的传人为荣吗?自古相传,炎帝的出身地,即今随州厉山(又称列山、烈山)下的“神龙洞”。李白在《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中写道:“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可见炎帝生于随州之说,来源久矣。随州是龙之故乡,当之无愧。
他还写诗说:几回梦里到随州,今日来游愿已酬。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常务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 张文彬于2009年5月21日在“炎帝神农文化高层论坛闭幕词”中说:古烈山或厉山,在今湖北随州市,是炎帝神农氏诞生地,是炎帝诸世系或其部落的一处重要活动区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明和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区之一,更是联结江南、江北的枢纽地区。因此,随州炎帝神农文化,是整个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在“炎帝神农文化高层论坛”会上发言说:从现在的考古所得来看,随州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与传说中炎帝神农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是相吻合的。
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得到国务院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认可。
国务院在以文件形式批复随州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有两条理由,一是炎帝神农故里,二是曾侯乙编钟出土地。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出版的《炎黄汇典》中明确定位是: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河南新郑是黄帝故里,陕西黄陵是黄帝陵所在地,湖南炎陵是炎帝陵所在地,陕西省宝鸡有炎帝祠,山西高平有炎帝神农遗迹。这一权威定位已成为不可撼动的事实。
炎帝神农故里建设速度的加快和投资力度的加大,使炎帝神农故里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6个核心景区之一。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自1988年开始修复修建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仿古建筑群、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1997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评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并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风景区
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谒祖、旅游胜地。
景区规划总面积3000亩,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生态环境先行的原则,分三期建设,预期投资4.4亿元。以“建筑返古、环境还野”为特色,以炎帝神农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等为根本,主要包括“三线”:中轴线、万法寺线和功德殿线;“五区”: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民俗商贸及文化展示区、旅游服务及城镇发展区和烈山自然景观区。已建成和修复神农大殿、谒祖广场、圣火坛、功德殿、万法寺、烈山湖、九孔桥、旭日园、弯月湖等核心景点。
——以上文字节选自百度百科
炎帝故里,离武汉西北方向约220公里,开车需要约3小时。
如果说昨天的编钟是鉴证王侯将相的贵胄之气,那么今天的神农故里则让我们成了缅怀祖先的盛举。
门票80元,还要安排80元的旅游观光车,另外支付导游的80元,则里程可以开始。
景区3000亩地,就今年这样热辣的天气来说,有车坐,有导游讲解则是必须的一笔开支。否则,踏破铁鞋无觅处,一定会让你叫苦不迭。
文化苦旅,出来旅游,有时候一定不是简单的看看风景,还要感受,更要去思考,那么这样就必然成为文化苦旅。
不是钱受罪,就是人受罪。要开阔视野,要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哪有轻轻松松获得的呢?
有了导游讲解,则如有了穿针引线的人,可以将这些沧海遗珠都串将起来,一一给你再现。
“今夕何夕,九天流霞;此时何时,大地飞花。千重翠色,盈峰被野,簇拥神农故里;万方赤子,寻根颂祖,齐集历山脚下。”……
颂祭文,从2009年开始的祭祖典礼,历时已经14载光阴。
还有各位国家级领导人、知名书法家的墨宝雕刻,都做了一一展示,足见厚重。
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这里最古老的神农庙,还有一口神农洞,据说当年的神农就寓居于此。
教百姓刀耕火种,有食果腹;织麻为衣,以蔽严寒;遍尝百草,医疗百姓;通商、开荒,确实是远古的大圣大贤。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则祀之。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这段节选于礼记的这段话其实就足可见神农炎帝的伟大和功德不朽,所以享人间四时祭祀。
“德泽神州五千年惟随是仰,根镶故里九万里于属为源。”——华夏始祖
位于海拔113米的九列山第七列上,石像面向东南,手捧麦穗,目视远方。大像通体白色,由花岗岩材料制成,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像本身高95尺,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神农大石像
炎帝神农故里地处大洪山中,江、汉、淮三水萦带。中国山势与水脉都自西而东,腾挪跌宕,万里而不绝于势。唯汉水与大洪山,皆自北向南,回环俯仰之间,皆有别致。故汉江者,实乃连通黄河与长江两大文明的母亲河;而大洪山,乃雄踞中原的华夏龙脉。山近淮者,有枣阳雕龙碑古文化遗址。近江者,有荆门屈家岭古文化遗址。两者皆方国之前,古人类城市之发端,农耕之雏形。亦佐证炎帝神农诞生于随,首先传播农业文明于江汉之间。——炎帝神农圣像记
有出土的尊贵文物,有厚重的历史典籍的查考,还有代代相传的历史名人的翰墨丹青的书就,更有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仍历久弥新的风物为凭。这里无愧为大家揽胜,颂圣的风水宝地,值得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拜谒祭祖。
季祖殿、八柱台、碑刻、钟鼓、神农造像、满目的银杏树、柿子树,四时之牛,农宗,华祖,光辉熠熠。
东西南北中乾坤,金木水火土社稷。——九州亭
如果说陆游在临终时说:“但悲不见九州同”
而如今放眼华夏大地,四海一统,乾坤朗朗,社稷熊熊,值得珍惜!
——力 2022年8月18日 周四 壬寅年七月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