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秦桧,相信大家都怒不可遏。他作为南宋的宰相却谗害忠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杀害,以致于昏庸的宋高宗赵构也因诛杀功臣而错失了抗金的大好形势,秦桧也永远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到世人的唾骂。
正当宋军北伐节节胜利,准备“直捣黄龙”,收复失地之际,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班师回朝,这一切都是宰相秦桧暗中做的手脚。为了破坏岳飞的军事行动,秦桧是绞尽脑汁,用威逼利诱的方法迫使岳飞手下将领王贵状告岳飞谋反。然后秦桧又诬陷岳飞的儿子岳云和岳家军大将张宪,说他们是谋反的同谋。因为这些捏造的罪名,宋高宗下令将岳飞父子及张宪关进监牢。秦桧派心腹万俟卨审理此案,极力构陷岳飞、岳云和张宪的“谋反”之罪。在秦桧的指使下,岳飞等三人被判处死刑,绍兴12年(1142)除夕前夜,岳飞等三人在临安的风波亭遇害。
世人在怜惜岳飞的同时不禁要问秦桧与岳飞无冤无仇,为什么非得要置岳飞于死地?作为当朝宰相,为什么要置南宋江山的安危于不顾?其实秦桧原本就是个汉奸,他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国掳去,旋即变节,从此为金国效力,颇受女真贵族的信任,因此他千方百计地要除掉主战派的岳飞。
金灭辽后,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以金太宗为首的女真贵族,凭借强大的兵力和胜利者的威风,并不以灭辽为满足。他们为了追求中原的土地和财富,不愿意将战斗停下来,而是把武装的锋芒对准了中原地区。而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王朝,是已经腐烂了的封建王朝,陷于内外交困之中,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就在这时北宋集团还妄图勾结女真的强大兵力,借“联金”的名义,继续镇压农民起义。但是金灭辽没几个月后就调转矛头开始攻打北宋。
黄河北岸的宋军,望风而溃。守河的士兵慌忙放火焚毁桥梁,弃甲逃奔,使金兵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地渡过了黄河,黄河南岸的宋军不敢抵抗,宋朝将帅被金军嘲笑无能。
宋徽宗惊慌失措,一面派人求和,一面把帝位传给儿子,自己逃到了南方。宋钦宗即位后派遣使臣向金求和。金提出让北宋割让太原、中山、真定三镇,派亲王做人质,宋朝对金称侄等条件,钦宗全部接受,金兵退去。各路援军被遣散,逃跑的皇帝又回来了,李纲等抗敌将领于是又受到排挤。以宋钦宗为首的投降派,以为敌人已去,不再回来,又可以安享太平,纵情欢乐了。不料,9月金宗翰率军攻陷太原,宋朝太原知府张孝纯在城破后降金。12月,金宗翰、宗望两军在开封城下会合,宋钦宗投降。天会五年4月,金军俘虏宋徽宗、徽宗的郑皇后、宋钦宗、钦宗的朱皇后、皇太子、亲王、公主等三千人以及官员和各种工匠等十多万人,押到了北方金朝,这其中就有秦桧。这便是“靖康之难”,也称“靖康之变”、“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后,金兵立投降派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宋朝皇室中,只有被废哲宗皇后孟氏和在外地的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幸免于金兵之掳掠。傀儡皇帝张邦昌遭到人民唾弃,吕好问等部分北宋旧臣,主张张邦昌还位于赵构。张邦昌不得已,于靖康二年(1127)4月,把隆祐皇后孟氏迎进宫,尊为宋太后,来垂帘听政。此后,张邦昌派人到济州寻访赵构,并派吏部尚书谢克家去迎接赵构。于是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赵宋王朝,史称“南宋”。改年号建炎,赵构即宋高宗。
高宗即位之后,起用抗战派代表李纲,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但是新的南宋政权仍然是腐朽北宋王朝的继续,代表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投降派很多,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和官位,不惜丢弃北方。广大军民为了保卫家园,保卫先进的经济文化免遭劫难,进行了英勇的抗战,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金将领,其中包括岳飞。他们为正义而战,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迫使金军退回北方。女真统治者于是改变策略,他们为了实现“以和议佐攻战,以潜逆诱叛党”的计划,于建炎四年(1130)11月立汉奸刘豫为傀儡皇帝,建立伪齐政权;同时又派另一个汉奸秦桧潜回南宋,从内部破坏南宋的抗战。宋高宗这几年被金兵赶得到处逃跑,也想求和,得知秦桧回来了,知道他与女真贵族的关系密切,了解不少内幕,便立即亲自接见他。秦桧向高宗报告了徽钦二帝及其母后的近况很好,又呈上自己起草的给金将挞懒的求和书,暗示金人可以媾和。结束会见后,高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秦桧朴忠过人,真佳士也,朕得之喜而不寐。”立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三个月后,又提升他为参知政事。但他还嫌权力不大,暗中捣鬼,对宰相范宗尹进行排挤,以至高宗对范宗尹产生厌恶,罢了他的相位。绍兴元年(1131)8月任秦桧为右相兼枢密院事,把军政大权交给了他。秦桧两次任相长达19年。他自从潜回南宋后,极力地破坏抗战,将其汉奸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杀害岳飞后,与金人再次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朝还规定宋不得以无罪去首相。
说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还真是抬举他了,他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卖国贼。朱熹言:“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
参考文献:《中华上下五千年》——罗斌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