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居湘资两水尾闾、南洞庭湖滨,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把全县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丘陵岗地,西部为滨湖平原,地处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东邻汨罗市、西接益阳市,南界长沙市望城区,北抵沅江市、屈原管理区。
湘阴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
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
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在今汨罗市西北四公里处之故罗城,辖地包括今汨罗市、湘阴县、平江县、岳阳县、岳阳市和沅江市。
汉高帝五年(前205),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长沙国,罗县属长沙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城西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现在的县城(今文星镇)。
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湘阴州为湘阴县,属长沙府;清朝沿袭明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湘阴县属湘潭专署;1964年,湘阴县属岳阳专署。
1966年,湖南省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升为汨罗市)。
1986年,湘阴县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湘阴县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总人口77.9万人(2015年)。
湘阴县与长沙市距离较近,近些年一直大力开发,致力于作“长沙的后花园”,甚至有传言说很可能会被划入长沙市。
湘阴县历史名人:周式、夏元吉、左宗棠、郭嵩焘等。
夏原(元)吉(1367~1430年),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明初重臣,历相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居显职37年,朝廷倚为砥柱。
湘阴有句流传极广的俗话:“夏尚书作官,荫盖湖南、江西两省”。相传夏尚书在京作户部尚书时,得知湖南、江西农民生活极苦。他心知直接上疏为湖南、江西免税,皇帝一定不会答应,心中很苦恼。一次,他随皇帝南巡,来到湖南、江西交界处,他心生一计,暗中命人事先在一座大山的山坡上用蜜糖写下“湖南免渔课,江西免山税”几个大字,引来蚂蚁,形成蚂蚁堆成的字。皇帝好奇,脱口念出,夏尚书率领群臣及地方官员齐跪伏于地,山呼:“万岁!谢主龙恩”。皇帝自认金口玉言,于是顺水推舟,免征湖南、江西渔课、山税。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出生于今湘阴界头铺镇新光村左家段,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一生,青年郁不得志,中年戎马倥偬,于花甲之年率师西征,平阿古柏,逐沙俄,规复新疆;复于七十高龄,督师南下,抗法援越,一生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抵抗外辱立下不朽功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