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今天在2021年“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的发言题目是《教师的解放与孩子的减负》,发言内容当晚就整理成文发表在其公众号“镇西茶馆”。发言的内容很多,但我注意力主要聚焦在关于“双减”的三点建议上,简要记录于下。
李镇西老师认为只有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孩子!只有减轻教师不合理的负担,才能够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为此,李老师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减少种种非教学工作。这是一个呼吁了很久的问题了,今天在这里再次呼吁,一定要减少种种非教学工作的干扰,让老师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其实,不许其他非教学工作干扰学校干扰教师,这是中央有关文件上规定了的。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关于减负都已经明确提出了,如果把这些落到实处,老师会减轻许多负担。一定要严格执行已有的规定和政策,建议建立首长责任制,即厅长、局长、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如果减掉这些非教学任务,教师将获得很多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第二,减少各级各类评估、检查、验收、表格、APP……
如果说第一类非教学工作更多的是社会各其他部门给学校的摊派的话,那么各级各类评估、验收、检查则是我们教育内部自上而下的干扰。中央文件上规定的很清楚,必须减少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所以,李老师还是建议建立首长责任制,如果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评比检查,老师会有更多的搞好本职工作的时间。
第三,课后延时服务应与社会资源合作。
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这些事如果与社会资源合作,如与就近的高校合作,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也可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图书馆、少年宫、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丹麦的中小学学生下午放学后都去社会上参加各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活动,踢球啊、跳舞啊、画画儿啊……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做。比如社区为孩子多提供一些这样的服务,所需师资可以向社会招聘。总之,课后服务非常好,但建议与社会资源建立合作。
减负不是目的,培养人才才是目的。所以,给教师减负,是为了给孩子减负,最终目的,是为中华民族减负,让教育放飞孩子的心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健康而富有创造力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奉献给未来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