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几周,团队一起倾力为小六毕业生准备的毕业盛典圆满落幕。发生在台前幕后的一些事情让我难过又感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到底该如何表达爱?
现场的一个环节,要求所有孩子一起说“爸爸妈妈,我爱你”来表达感恩,一大部分孩子羞于启齿,甚至不愿意去迎接父母期盼的目光。我借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随后的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不愿意与我们表达情感?答案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是加引号的爱?因为这份“爱”是父母自以为的“爱”,不是孩子心目中想要的“爱”。
晚会结束以后,一个孩子与妈妈闹别扭,不愿意与妈妈一起回家,赶上手机没电,所有人都找不到孩子在哪里。经历一番四处寻找之后,终于看到了孩子。爸爸直接上去给了孩子几个耳光,清脆的声音让我心疼更心碎。分开父子俩,单独和孩子来交流。眼角的泪,抽搐的嘴唇,握紧的拳头,恨恨的语言,想要表达的就是要摆脱父母“爱”的桎梏。妈妈自以为对孩子的“爱”,在孩子看来就是父母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而肆意给自己定的规矩,画的牢笼,不许出格,一切照做。当我再和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妈妈失望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不相信孩子会说出那样的话,因为在她看来,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她是那么地“爱”他。
回家的路上和李老师聊着这件事,想想我们的孩子有多少真正得到了尊重,有多少能真正与父母成为朋友?
今天给初三冲刺班的孩子上完课,一个孩子的妈妈来找我,说孩子成绩一直不稳定,看看怎么办。可怜的孩子立马埋头痛哭,那么无助,那么可怜。妈妈站起来抱紧孩子,比妈妈还高的孩子把头买进妈妈的臂膀,肆意地哭着。我看着又是心酸,又是心疼。妈妈早年忙于自己的事业,忽视了很多孩子需要陪伴和关注的环节,孩子变得不喜欢表达自己,谨小慎微,缺乏安全感。妈妈终于明白,孩子要的爱不是多么豪华的房子,多么漂亮的衣服,而是用心的陪伴。
我们被“爱”绑架着,被“面子”束缚着,被“眼光”注视着,所以我们给孩子的不再是纯粹的爱,所以有了种种让我们心酸又无奈的场面,有了孩子们冷漠无视的表情和表现。
爱,该如何表达?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