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的职场认知三大误区
作者:胡绍宏
误区1:把综合素质当成工作技能。
人的能力和素养包含很多种,但不一定都是工作中需要和用到的。公司支付报酬的往往是使用的那一部分能力价值。所以,很多有天分的人,往往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却不明白为什么“不遇”。
我们曾经招聘一批电话营销人员,其中有一位女孩,是英语八级的应届毕业生,钢琴也过了9级,应该算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了。
所以到了公司,做着自己并不擅长和喜欢的工作,总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不能安心本职工作,觉得一个月2千多的工资远远配不上她的能力。
于是,我找她谈了一次。我说:
如果当前的工作不需要使用你当前工作技能之外的能力,其它能力暂时是没有使用价值的,所以你不要期待更多的劳动报酬。
如果想要发挥这些能力的价值,必须找到一份能使用这些能力的工作。否则,我们不如先安心做好眼前的工作,也许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很多以后也能用得上的能力。
误区2:把未来潜力当成现有能力。
如果你把自己的潜力,甚至自己的伟大抱负当成了自己的现在就具备的能力,你会更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虎落平阳。
很多人学习成绩优异,对未来充满了抱负,但一直没搞清楚工作技能、综合能力与潜力之间的关系。
工作技能——你胜任当前工作的能力,有一“技”之长。
综合能力——你可能具备很多当前工作之外的知识、技能,是你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但在一些较低的职位上暂时不一定能用得上。
潜力——你尚不具备的能力,但可能因为你的理想、勤奋、机遇、态度等而拥有的能力。
工作技能是帮助我们找到工作,解决生存问题的一种能力。
综合能力则有可能变成高级职业能力,有助于我们职位晋级,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潜力则表示我们自身具备较强的成长性,比如说聪明、悟性高、学习能力强等等。
误区3:总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常常纠结于工作、生活、兴趣、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知到底是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做眼前不得不做的事请。
而我们最羡慕的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刚好就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实,把兴趣当成工作目标和人生理想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很多兴趣都属于个人专业技能性的事情,而且要产生价值得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比如说写诗,现在光靠这种兴趣几乎难以为生。
其实,把生存与生活的关系摆正了,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纠结了。工作是为了生存,兴趣是为了生活。当我们的兴趣不能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要么能够忍受清贫去坚持,要么先解决生存问题。
这些年流行一种说法,叫“财务自由”,也就是说,当我们财务自由之后,就可以退休不用工作了,这时候我们有什么兴趣都可以尽情发挥。
所以,我们还是先考虑怎么做好一份能够早日帮助我们获得财富,走向财务自由的工作。
前面我们也说过,工作是最大的私事。我们应该学会喜欢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快速成长自己。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足够强,他创造财富的效率会更高,这样反而会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自己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