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刘红微老师的分享(摘抄):
✅人只要能奉献,内在就会生出一种伟大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总是去计较,总是觉得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舒服,那自然就会越活越渺小。只有奉献的人生才会越来越美好。
✅永远不要亏欠,来到我们身边的任何人。只要有这个思维,坚决不亏欠。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亏欠别人。因为一旦亏欠就亏欠了我们的前途,所以宁愿吃亏也不亏欠。
✅无论我们为谁干活,都不要偷懒,要像跟自己干活一样认真对待。
✅世界太奥妙了,真的就在一念之间,世界就改变了。有爱的人和无爱的人,世界就不一样;自私的人和无私的人差别太大。成就众生的人和利益,自己的人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许他们曾经相伴而行,但最终一定会产生差距。
✅为什么会产生差距呢?最大的障碍就是自私。当一个人只要停在“我”的念头上,我的待遇,我的位置,我的什么就这样一念的停滞…人生也就停止了,等回过神来,别人早就到另一个境界了。
✅所以我们要用心,要奉献,要把…
世界当成自己的
地球当成自己的
公司当成自己的
千万不要有对立的想法:
如何能够偷懒?
如何能够捡便宜?
这些念头都是在自欺欺人,最终害人害己。
第11章 人生的目的
✅人生真正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理论上,人过了中年,应该是工作和人际经验都更臻于圆满,人格品质也随之提升到更高尚的境界才对。但没想到,对健康与肉体的执着却取代了这种美好的成长。所谓的长寿,主要指的是“肉体维持长时间的存在”,然后保护开始衰弱的肉体,让自己生存的时间长一点多多少少就会忽略他人,变得自私和执着,心中开始出现这样的想法:“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于是人类开始沉迷于欲望,因而带来了年迈与丑陋。
✅亿万人类的灵魂,共同追求的价值,应该是来自于活着的时候,为这个世界做出了多少贡献,以及做了多少善行才是。
✅提升人性的品质,或者说磨练人的灵魂,对人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如果父母能在儿女还处于小学时期,就明白的教导他们人生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走向美好的人生。教给孩子这样的观念,绝不会徒劳无功。人生真正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活着的时候为这个世界,做出多少贡献,以及做出了多少善行。
✅为了提升人性,人类到底应该如何努力呢?
第一,为人类尽一份心,为世界尽一己之力的“布施”。
第二,克制自己,压抑我执、自私之心的“持戒”。
第三,在世事无常,大起大落的人生中忍耐的“忍辱”。
第四,全心全力工作的“精进”。
✅释迦牟尼远在2500年前就提出“布施”“持戒”“忍辱”及“精进”,目的就是为了教人类做真正的人,让人类开悟并得到智慧之道。
第12章 命运与因果报应
✅我们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来改变与生俱来的命运。也就是说,如果一心向善,时时行善命运的方向也会随之往好的方向转变。
✅“善根生善果,恶行有恶报。”人怎么想就会出现所想的结果?万物为心造。这项法则非常重要。大部分的结果都源自于人类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佛教教育中的因果报应法则。这项法则在终与命运并行看形成波澜起伏的人生。
✅我们可以判定形成人身的要素,一是人与生具有的命运,一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所造成的“业”(因果、业障)。换句话说“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就像形成人类遗传基因DNA的螺旋t,“因果报应法则”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强于“命运”。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来改变与生俱来的命运。如果一心向善,时时行善命运的方向也会随之往好的方向转变。
✅《了凡四训》
“命运”是既定的,并非我们衷心期望就能改变。
但是另一方面,与“命运”并行的“因果报应法则”却非如此,如果善用这项法则,原本既定的命运也能再改变。我们不妨称这样的过程为“立命”。既然通过立命可以改变命运,我们认为人类应该更有效的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
✅“因果报应法则”比“命运”更有力量,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宇宙之间具有让各种生命诞生,成长和发展的意识,正是这种意识让宇宙不断的运行。当人类具有善的意识时,便于造物主的意识——“所有的生命都努力生存着,善哉善哉”不谋而合。个人美好的意识波动,如果与宇宙的意识波动一致,这一切就会顺利进行,事事成功,并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的,个人意识弱于宇宙意识,背道而驰,就必定走向失败。理解这个原理,就能理解为何世间存在着没落与衰亡。
✅大家都不相信“因果报应法则”,因为无法证实做了善行就有善果,做了恶行就有恶果,所以没有人相信,其实短期内虽然看不出来,过了十年20年甚至30年或更长的时间,一定会看到果报。
✅“因果报应法则”是正确无误的。大致上历经三四十年的时间就会应和,如果还无法显现,那么到了另一个世界,因果的账还是会算的清清楚楚。换句话说,目前我们所想所做的可能在几年或者几十年后,虽然时间不确定,但一定会承受结果。现在造的业是因其结果会显现于未来,到时候才后悔或悲伤已经晚矣。每个人每天都有行善,并因此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