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明白大人的感情和世界,总想着快快长大。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才会发现人生中有这么多的无奈。生活在这片天空下,条条框框早已经束缚着我们,哪怕拼命挣扎也是无可奈何,总有着许多事情没办法做,总有些太多难题没办法克服。回头看来我们已经回不到从前。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在田野和小溪边长大。童年在我记忆中是快乐的,哪怕是因为贫穷衣着食宿都几近于无,但是快乐就是快乐,单纯无一丝杂质。
我有3个大爷和1个姑姑,在村子里算是比较强壮的家族。因为人多所以没有什么琐事,我们小孩能一起玩耍嬉戏,无忧无虑。大人们就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表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串门聊天,但是对于地、房的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大家越来越富,愈演愈烈。
我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去了爸爸工作的煤矿。爸爸是考学分配去的煤矿,去到矿上就是技术员,所以福利待遇要比普通工人好一点,住房能分到一个不到20平米的单间,我们一家4口就在那里住了4年。因为是国有企业,工资都基本固定,再加上都是同事,邻里关系十分和睦,我们自己住的宿舍楼和周围几栋宿舍楼都串了个遍,和现在对门不识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能那时候觉得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父母都没有时间陪伴我和妹妹。爸爸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就是打开昏暗的台灯坐在书桌前学习准备最近的考试,旁边的书架上放着成堆的荣誉证书,相对于一月100多的工资来说,每次拿到证书多发的十几元钱很重要,因为每月底都要邮寄一半的工资给爷爷奶奶。而妈妈因为身体弱没办法上班只能不分白天黑夜的缝补衣物。
在我3年级的时候我们家被迫搬到了煤矿工人村的小平房,因为只有这里才有学校。煤矿和工人村距离不近,妈妈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没有能力来回接送我和妹妹上下学,我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经常走近1小时回家。虽然小平房并不比原来的单人宿舍大,但是我和妹妹有了自己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还是很兴奋喜悦的,只有妈妈为煤矿宿舍不需要而现在需要缴纳的水电费而发愁。
小学的几年家里的变化很大,因为煤矿那几年效益好了很多,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就不那么窘迫了,我们从平房搬到了旁边的3室一厅的楼房,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单间。接下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因为家里对学习的重视我们直接从村子里搬到了市区3环之内。那时候我不知道这些大人的事情,不知道爸爸背负的是一个什么“”天文数字”的贷款,那是一座大山让人难以承受。
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在走下坡路,游戏厅和租书棚我已经变成了常客,在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中没有经受住诱惑。浮躁、疲倦形成了恶性循环在不断的折磨着我,每次都告诫自己不要去每次都控制不住自己。不再是学习到深夜而是看小说到凌晨!白天迷迷糊糊学习再也跟不上了,循环在继续。
中考不出所料的没考好,爸爸不甘心我如此,花了很大的代价让我去了县城比较好的高中,浮夸的年龄让我不知珍惜,即使身处宿舍3楼仍然不能阻止我翻墙外出的心。
高中延续了初中的经历,在听天书中匆匆而过。回想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涯,除了语文能拿到高分,其他科目已经不堪入目。年龄太小,接下来1年的时间经历的火锅服务员、汽车钣金工等。迷茫,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参军入伍的2年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这里没有人心疼你,没有人可怜你,你只能适应,只能服从。我本人比较笨,教东西我总是学不会,但是在这里没有人教你,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体会,体会不到的话就是皮肉之苦,多几次皮肉之苦自然就会了。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每周一次和家里通话的时间就仿佛是上天的恩赐让我暴躁的心得到安宁。我吾了,什么才是我珍视的,我心中的避风港。
那时当兵第一年津贴200,我一月存190,只花10元。退伍的时候退伍费3000元,我回家带回去了7000多。上班后一个月只花100元,坚持了3年。后来已经出来做生意,赚的钱已经是以前工资的好几倍依然坚持节俭。虽然家里已经没什么负担了,但是已经改不了了,我的生活中有了妻子孩子。
已经改变不了了,从前的遗憾已经定格,从前的无奈变成了现在的无奈。活着就有烦恼就有无奈,但是现在的又和从前的又有极大的不同,望我们能让现在的无奈不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