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下午读了一下《金字塔原理》,这是一本被很多人推荐过的书,其实买了很久了,只不过最近喜欢读各类小说,观察写作技巧,所以搁置了很久,今天翻了一下,第一章就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剥出其中精华,分享出来,顺便也试验一下阅读实践成果。
在写文章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随性而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的人说没什么不好,我以前也是这样,但是最近我在简书上开始发布文章,逐渐的开始觉得:写文章阐述自己的思想,如果做不到条理清晰,其实是对读者的一种不尊重。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在写文章时,如果还不能做到内容烂熟于心,那我们就要先在提笔前构思文章的结构内容。首先把文章内容归类,把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在一开始就表述思想主旨,自上而下的表达内容;最后自下而上的进行思考并总结概括,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这是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的关键。
首先:归类分组,把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有研究表明,普通人对不同项目的记忆数量一般会在7个左右,一旦所需记忆的内容数量超过7个,多数人就需要进行分类辅助记忆。例如出门时女朋友吩咐要买土豆、酸奶、苹果、鸡蛋、香蕉、菠菜、洋葱,很多人回家的时候只带回来土豆和酸奶(夸张?你试试,把这些读一遍,然后去看会电视,你还能记起几个来?),结果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在尝试把这些进行归类分组以后呢?
如果我们在听到购物清单时,在脑海里归类分组,甚至直接神游超市规划路线,我想记住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吧?其实这就是归类分组的意义,把一堆大量的内容进行分类,让他们变成少量的大类,尽量使其类别少于7,最好数量是3,这样我们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我们的思想内容其实也是由一个主旨分散成无数的内容,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上图的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其逻辑关系,进行进行抽象的概括。我们不能把大象和台灯放在一类里,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直接的逻辑关系,对吗?如果是没有逻辑关系的归类分组,那就不是金字塔了,而是堆积成山的文字垃圾。
其次:结论先行,自上而下的表达
大多优秀的文章在一开始就提出了总结性的思想,然后逐步的列出被总结的各项具体内容。这其实就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也是有条理的文章所具备的清晰的表达顺序。
当我们在表达一个观点时,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你必须要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这样他才会轻松地从你的陈述中寻找到共同点。
一般人阅读时的思维能力大致有以下三种:
1、识别和解读所看到的词语
2、找出各表达思想之间的关系
3、理解所表述的思想的含义
在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到,一开始提出总结性思想,自上而下的进行表达时,我们可以帮助读者跨过第1、2步思维能力,在阅读时直接搭建你所表述的思想框架,这样我们才能算是“知识的运营商”、“知识服务员”把干活的过程留给自己,把结果呈现给读者,而不是准备好“食材”让“食客”自己动手。
最后:自下而上的思考,总结概括
在表达的时候我们要自上而下,但是在进行写作前的思考时,我们要自下而上的进行,然后进行总结概括。
在好的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就如下图中所表达的这样,中心思想是分支主题1、2、3的总结概括,而分支主题又是子主题的总结概括,环环相扣,结构紧密。
每一个分支主题中所表达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如果各分支主题一个描述大象、一个描述台灯、一个描述火车,互相之间毫无逻辑关系,与中心思想都不再一个范畴内,那我们所写的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把这三部分内容放在同一篇文章中呢?所以,各分支主题一定是在一个共同的逻辑范畴内反应中心思想内容。
不管是分支主题还是子主题,每一个章节段落中的内容,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关系进行组织。比如按照思想演绎顺序从大到小进行;按照时间或者步骤顺序进行;按照空间结构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进行等等,总之,大到章节段落,小到语句词汇,我们都要有一定的顺序进行组织,这样才具备结构性。
在我们提笔之前,把这些都理清楚,把思路放进金字塔结构中根据上面的规则进行检验,如果不符合以上的规则,那就说明思路还有问题,需要完善或者表述方式不能让读者很容易的理解你的主旨,这时候就还需要调整思路,按照金字塔原理进行推理,最终达到让读者喜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