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让人忍无可忍的持续高温,人们除了传统消暑利器——遮阳伞,空调和雪糕可以拿来续命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就在最近一个时段,不窝在家里坐以待毙,而是四散逃窜躲避大太阳的人们是越来越多了。
这些聪明的人类有跑海边嬉水降温的,有跑东北一带提前感受冬日严寒的,当然,更多的人们则是选择隐遁到大山深处,感受“万水千山总是情”去了。毋庸置疑,山里那个空气好啊,那个凉快啊,那个没有蚊子叮咬啊,三个必杀技为它圈来满满的人气。
正是由于避暑人群的趋之若鹜,也就造就了今年的山间民宿格外供不应求。供需双方的市场数据我没有拿到,就想根据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给大家一个反馈,尤其是针对那些“临渊羡鱼,进而结网”的人们,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参考,从民宿信息源的甄别,民宿的分类和民宿的选择三大块内容,好好叨叨一下如何绕开那些大可不必去跳的大坑和小坑。
民宿信息源的甄别:不要完全相信微信以及其他平台上的那些东西,更要警惕标榜的所谓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