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努力只会让人讨厌?
因为你缺乏职业精神
1/4、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机会
我曾遇到过一个很像《新喜剧之王》里的如梦和《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的下属。
这个人没什么经验,就像电影里,一个送外卖的忽然对导演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更糟糕的,他的思维跳跃,逻辑混乱,说话常常前言不搭语。
他也跟我说了电影里如梦说过的话:“如果你给我一个机会,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可惜我没有像电影里的陈导演一样,对他说:“你不用等,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你都没有机会”,我被他的热情打动,真的给了他一个机会,因为广告是一个需要热情的行业,否则加班这一关就过不了。
于是此后三个月的试用期,我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头痛不已。
2/4、你以为你是主角啊
电影里的情节,现实中我都遇到了。
电影里的如梦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执着的龙套,一场武打戏,导演助理着急要找一个表演“中绝招”的路人甲,如梦幸运得到了这个机会,却一脸诚恳地反复纠缠于“我到底中了什么绝招”?
这种执着,真的会让人讨厌。因为这就是一个一秒钟的过场,却要花几分钟的时间跟她讲戏。于是导演助理骂她:“你是不是贱啊?做个反应要什么前因后果,回回都是你……”
现实生活中的他同样很认真。开项目讨论会,大部分人的毛病是“提不出问题的人”,唯有他一直在记笔记,提问题,可提的都是那些要花很长时间解释,却对推进工作没有任何作用的问题。
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喜欢给自己“加戏”。
《喜剧之王》里的导演质问尹天仇:“你怎么死来死去都死不了啊?”尹天仇认真地解释:“因为我设计的角色性格是比较调皮的,所以我内心的潜在台词是我不想死……”
靠,你不想死你就可以不死了吗?
现实生活中,我让他把我做完的PPT按模板统一一下格式,他老人家自作主张,加了很多极其幼稚的特效,害得我连夜改也没删干净,在提案中,时不时有80年代风格的翻滚字幕和烟花效果音出来跟我“抢戏”。
看到这儿,很多人要怼我了:“不懂为什么不能问?有想法为什么不能说?你可以质疑我的能力,但你不能质疑我的热情。”
没错,每个人都是从新人过来的,一开始都会提出幼稚的问题,常常会浪费团队的时间精力,付出努力没有回报也是家常便饭。
但接下来呢?大部分人都能恍然大悟,入门的都是最简单的东西,不用想得太复杂,关键是把简单的东西变得更熟练,新人的工作就是给团队节省时间。
而如梦和尹天仇们不同,他们的大脑永远是从“成功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你跟他讲“这个不重要”,他觉得你没有理想;你跟他分析孰轻孰重,他觉得你low;你骂他一顿想把他骂醒,他觉得这是上天对他意志的考验……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陷入这套逻辑的人:
“机会不是留给努力的人的吗?”
“对啊,失败只能说明这不是你的机会嘛!”
“继续坚持,你的机会一定会出现的!”
“对,我要更加努力,把我的简历发遍全中国。”
你只有像电影里的副导演一样,把现实赤裸裸地摆在他们面前:“塑你大爷!看不见脸的,你以为你是主角啊?告诉你前因后果你懂吗?懂你就不会在这儿做龙套了!”
这段台词,话糙理不糙,戳破了励志片与现实生活的那道纸:不是所有的机会都值得去争取,职场上大部分工作都是“看不见脸”的,你必须用20%的精力干完80%的工作,你才能有80%的精力投入到20%最重要的事情上。
更深刻的是后半句,“懂,你就不会在这儿做龙套了”,你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你这么努力还是个跑龙套的?
本文就是要分析一下这个“为什么”,这才是一个“聪明的努力者”该知道的事。
3/4、简直侮辱“演技”这两个字
如梦在送外卖时,看到了一个剧组正在开会,每个人都又忙又饿,她不是赶紧送上外卖,而是反复向导演推荐自己。
也许有人觉得她很努力,但我只能“呵呵”一声,送上三个字:不专业。
导演最后为什么会发火?“你不是送外卖的吗?我现在要吃饭。”你送外卖的时候三心二意,我凭什么相信你能安守本份做好一个演员?
好吧,就算送外卖只是一个兼职,你的本职是演员,所以不想漏掉任何一个机会,那么我的评价变成四个字:更不专业
推销自己是一种销售,而只会死缠烂打的销售,是最糟糕的那一种。
做销售第一件事不是花时间说服人,而是找到值得花时间说服的人。现在的电话营销第一遍都是机器人打的,有了回音之后才会有人工接待,就是为了用最低成本去筛选出有意向的客户。
人家都说了“死都不要你”,你还要推销自己,你的所谓努力,不过是想用感动“绑架”对方——你看看我,那么努力,你难道没有责任给我回报吗?
有人说,如梦和尹天仇只是不知道怎么推荐自己,其实他们还是很有演技的。对于他们的“演技”,我只能再加上一个字:还是不专业。
《喜剧之王》有一个真实的演技之王,他就是吴孟达演的剧务,他其实是警方的卧底:
“我比那些所谓的演员更加专业、更加高尚、更加有技巧,因为我每天的生活都在演戏,虽然我没有剧本,但是我绝对不会NG,因为我一NG可能会连命都没有了,我才应该拿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明星是一个职业,跑龙套也是一个职业,但明星要是外型和演技,跑龙套要的是机灵能吃苦,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你一个跑龙套的不想着怎么跑好这个龙套,一心想秀演技,这难道不是不务正业吗?
当然,人是可以转行的,但职业精神是通用的,什么叫职业精神?《新喜剧之王》里也有一个真正演技高超的人,不是马可老师,而是如梦的“合约男友”,你看看他的“客户”,不是神经病,就是肥妞……
职业精神就是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但拿了钱你就得按要求去做。而如梦和尹天仇不是一个好演员,因为他们一心想着秀演技,完全无法投入角色。
其实如梦在电影中也有专业的时候。为了给“男友”筹钱,如梦恳请助理给她一点价格更高的活,这回,她再也不秀演技了。
没有任何经验的群众演员50块一天,稍微有点经验要说台词可以拿到100,早起、淋雨加20,挨打加30,剃光头、演死尸或妓女加50,有武术功底加100,当“裸替”价格面议……
跑龙套这个职业,努力当然是回报的,但回报不是当明星,而是赚钱;努力的方向不是秀演技,而是吃苦。
你看,不是不让你努力,而是你愿不愿意往更脚踏实地的方向努力。
《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因为拿不到便当,质问剧务:“跑龙套的就不是人呀?”
剧务的回答是:“因为你没资格吃这盒饭!整天臭屁到处教人演技,学人讲理论,教人做黑社会,收保护费,简直侮辱“演技”这两个字。”
当你老是捉摸如何成功时,结果是你连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当然,你想怎么做是你的自由,而你的努力让人讨厌,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4/4、他们的努力其实是一种自私
电影里,如梦一直纠结一件事,天分和努力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对于你自己而言,天分和努力都很重要,但对你身边的同事来说,你努不努力,有没有天分,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个好的团队成员。
《喜剧之王》中,莫文尉出演的杜鹃儿怒斥“怎么也死不了”的尹天仇:“你知不知道一秒钟有多少格底片?你知不知道刚才那个镜头有多少秒钟?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死,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机啊!”
吴孟达演的剧务不给“怎么也死不了”的尹天仇发便当,“就是因为你这个王八蛋!死来死去都不死!害的所有人都没饭吃,我也没吃饭那!”
《喜剧之王》中的陈导演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这种人,又不行,又没有自知之明,还不死心,整天出来搞事情。
陈导演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我猜他以前肯定因为相信他们而吃过亏。因为一个“只在乎自己是不是努力,能不能成功”的人,周围的人常常要跟着倒霉。
他们的努力其实是一种自私:
一个纠缠着你扫二维码的人,表面上是努力,其实内心想的是“我不是在耱人,我是在求钱,扫一个码十元钱”。
一个不停打电话的二手房中介,表面上是努力,其实内心想的是:“我不是在打电话,我是在砸金蛋,这些都是金蛋。”
如梦和尹天仇常常一脸歉意,其实他们内心想的是:“如果我的努力打扰了你,我也没办法,我不想跑龙套跑一辈子。”
这些人没有一个天生是坏人,是什么让他们一心想着成功,而从不关心是否影响了他人呢?问题还是出在“努力”这两个字上。
如梦想要进入的娱乐圈,99%的人只能跑龙套,1%的人成为演员,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可以成为明星。
尹天仇和如梦,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再努力,最大的可能也就是争取到一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那也是跑龙套的那99%中,前三分之一的人了。
再往上,真的就是命了。
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努力而达到一般水平,但问题在于,如果你付出了比常人多一倍的代价,你可能只甘心做到一般水平吗?
如果你付出的努力,超过了这些努力本身能够得到的回报,你的心态必然会失衡。
这才是尹天仇和如梦们如此尴尬的真正原因。
《喜剧之王》是真正无法超越的反励志经典,周星驰作为一个龙套出身的明星,深知尹天仇根本不是一个好演员,为街坊邻居演《雷雨》,才是他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新喜剧之王》真正的结尾应该在这儿: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