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花光那天就是我的死期。”
近日,日本一综艺节目随机采访一位老大爷。
大爷85岁,住在老人之家,而且这个老人之家不是人人都能住进去的,按大爷的说法:
一年花费35万,哪怕在日本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更不要说在中国。
采访的小哥哥好奇地问:“那你到底有多少钱?”
做了那么多铺垫,终于引来了采访的高潮:大爷伸出2个手指。
不是2000万,是2亿!(约合1200万人民币)
看完视频,估计那些打不还手、骂不还嘴、有娃有车有房贷的中年朋友们可以擦擦眼泪,继续加班了。
美国著名的理财网站Go Banking Rates最近也提出一个扎心的问题:在美国,1百万美金够你养老多久?
答案是:这要看你住在哪个州。
在Hawaii,11年11个月;在California,16年5个月;在New York,17年1个月。
总之,怎么算都活不过20年。
而最近由蚂蚁金服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
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不少年轻人期待政府养老金成为养老主要支撑来源,但却对养老金制度知之甚少。
调查样本中,有超过97%的年轻人对养老金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
数据显示在受访的18至34岁之间的年轻人中,平均每人每月储蓄只有1339元。
靠每个月1339元的储蓄安享晚年?
呵呵!
所以,趁着我们还年轻,是时候想一想养老这件事了。
1
怎样的生活
才算自由体面的养老
哈佛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写过一本《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书中提及,他那些哈佛商学院的同学们,不少进了麦肯锡、高盛集团,还有的成为世界五百强的高管。
但是,这些世人眼中的精英们,个个表面光鲜,内心却不一定开心。
他们中,有的经历了婚姻的不幸,有的几年没有跟孩子说过话,有的和十几岁的少女发生关系而坐进了监狱。
他们都是挺有钱的一群人,却未必能有一个足够幸福的中老年人生。
养老这件事,我们有,且仅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人生的后半段,过得自由、舒心、体面。
这样的老年生活最根本的几个条件,无非是:
1)居住有定所
2)儿女都独立
3)病痛能医治
4)精神有寄托
本质上都离不开钱,但又不完全依赖钱。
一个人到了老年阶段,人生已经没什么大的路径改变。
最大的落空倒不是说对未来的焦虑,更多来自于失去了一份日夜相依的工作,天天睁眼无依托的百无聊赖。
和老伴儿的口角,和儿女的的点滴矛盾,甚至和邻居家的几句不经意的唠嗑,都可能引起内心一阵波澜——本质上,都是给闲的。
所以,提到养老计划,其实是给自己定一个老年的生活计划。这个计划不一定能产生多少价值,但是至少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可以让自己安安心心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中国有一句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你至少要有足够不引起纷争的财产,老伴儿如果想去旅游,你能掏钱包满足;儿女一旦失业,你能自己支持生活;一旦生一场病,也不需要为了钱而担心。
这种养老的思路定下来,就不是日本老大爷那种2亿日元的思路,而是提前做好这几件事情:
1)从小开始,给孩子一个“不啃老”的概念,必须让他们财商足以过上自主独立的生活。
2)年轻的时候,就要为老年的健康盘算。今天你亏欠身体的,身体迟早让你加倍归还。
3)找到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无论年纪多大都可以为之全力以赴。
4)准备一笔财产,一份保险,让自己生活质量不会因为退休这件事儿下降。
5)准备好了,其实你不用等60岁,哪怕40岁也可以安然退休。
2
我们总是对养老
过于乐观
那么问题来了,准备一笔财产,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数字?
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曾经提出过一个预测:到2029年,医疗技术将使人均寿命每过一年就能延长一岁。
那么说,运气好,冲击100岁也将变得很容易。
如果人类真的可以轻松活到100岁,这个养老金可能已经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一个人的常规养老金有一个计算公式:
养老金=(预期寿命-退休年龄)×现有年均生活成本×退休乘数
其中,退休乘数是指退休后生活成本,比退休前生活成本的比率。
比如父母在退休后可以免掉一些应酬,省略掉交通开支,我们就可以把退休乘数定为0.8或者0.7,如果父母希望在退休后去享受一番浪漫的旅行生活,有可能退休乘数会大于1甚至接近2。
如果预期寿命是100岁,退休年龄在60岁,平均年生活成本12万(1万一个月),还没考虑通胀因素呢,你就得准备400万左右的退休金。
当然,你会说,养老保险也不是盖的,我这不是每个月都被扣社保吗?
我只能很坦诚地告诉你,依赖养老保险去养老,估计只是一个假把式。
衡量退休生活是否幸福,有一个数据叫“退休替代率”。
这个“替代率”,形象点说,就是退休后退休金收入对比之前工资的打折率。数字越低,退休后领得越少。
在我国,这个数字是40%。然而,在国际劳工组织160个成员国中,78%的国家能做到超过60%。我们是铁板钉钉的拖后腿。
所以,400万的退休金准备,你还是靠自己提早规划来得比较实际。靠养老保险,那很可能会落入打一次车都要皱眉思考1小时的境地。
3
养老这件事
你要尽早准备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理财的第一桶金。
早前,我跟一个私募基金的朋友聊天,他提到现在私募基金用科学的数据模型做到10%收益率一点都不难,然而为什么只有那么少的人去购买呢?
答案是,并没有那么多人跨得过100万这个投资门槛。
人生每一件事,都有规模效应。
在职场上,你30岁之前做不到主管经理级别,可能之后更难做到;在理财上,你不早一点准备好第一桶金,很可能之后都根本进不了高收益那个圈子。
所以,你的花呗还完之后,记得开始存钱。
如果钱总是存不下来,记得开始记账,查查自己都花去了什么鬼地方。
说真的,我不希望你永远是那些《我月薪2万,吃不起20块的盒饭》、《我,27岁,付不起治感冒的钱》的主人公。
第二件事,一份长期的重疾险。
医保是市场上最低门槛的一种保险,建议一定要买上。
要是单位不给你买(老实说这是违法),你也可以自己通过一些中介机构代买上。费用特别低,覆盖面也特别广。
如果条件宽裕,可以自己配置一份长期重疾险。
长期,代表着你每年可以续保,不至于到30-40岁身体出小毛病的时候被保险公司拒保。
重疾,代表着这能用小钱去撬动一个你不能承受的风险——请记住,保险是一项消费,是给自己买一个保护网。千万不要想着用不上是浪费。
到老年阶段,一般重疾险都保障到70岁。你可以在70岁之后,用自主理财的方式,在财产中拨付一部分医疗准备金,做一些稳定增值的投资。
这样,你的老年医疗问题,才不至于总是焦虑满腔,心存慌张。
第三件事,一个稳定增值的投资渠道。
中国人投资理财的渠道真的太少了,大部分都会寄托在一件事情上——买房。
以房养老是大部分人无法选择的唯一出路。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为了进监狱养老,日本的老人故意犯罪骗吃牢饭的故事。
当下的日本社会,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报纸上的墓地广告铺天盖地、货架上码放着各式成人纸尿裤。
日本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而私立养老院的费用颇高,就像文章一开头提到,经济条件一般的老人根本负担不起。
当他们发现,相比于进监狱,自己生活的社会才是一个更艰苦的地方时,“偷一个11块5的三明治就能进监狱,比养老金靠谱多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
————END————
请私聊哦···每日前10名赠送人事相关的U盘或信息化手册哦!
文章来自:“2号人事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转载https://www.2haoh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