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人:春秋莫小谈
简评作品:《三婶》
好作品作者:微风轻扬晓月寒
简评语:
截至目前,除了在《三婶》后的评论外,我与@微风轻扬晓月寒没有任何的交流。当在首页看到这篇文章后,我随即写下“文字功底了得!好文章”的评论语。
以写人为主的散文,我一般很少看,因为这类的散文大多凄美。《三婶》依然如此,当看到这个题目后,我猜测三婶可能不在了。
但@微风轻扬晓月寒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是吸引了我。虽未与作者沟通,我敢肯定作者至少有十年的写作经历,不然,行文不会如此老成。
文章开篇“昨天下午母亲给我打电话时突然说起了三婶,三婶不在了,还未过正月十五。”这一句话,凝练了日期、时间、人物、空间,以及发生的事件。一般,刚接触写作的作者,会这样写:“某年某月某时,我给还生活在老家的母亲打电话,母亲在电话中说,你的三婶不在了。”虽然意思相同,但感觉不同,后者就像一杯兑了白开水的酒,少了些醇香。
再比如,“三婶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颧骨高、眼皮有点肿,走起路来有点外八字。别看她嘴唇厚但三婶的嘴会说话。”这句话描述了三婶六个特征,身高、颧骨高、眼皮肿、外八字、嘴唇厚、会说话。如果逐一罗列的话,势必拖沓,但作者当罗列了四个特征后,笔锋一转“别看她嘴唇厚”,而把第五特征说了出来,接着“会说话”也出来了。较逐一罗列的方式,增加了很多阅读的美感。
其余,不再举例。
其实,文章的好坏,全在文字的处理之上,特别是散文。散文有叙事,抒情和哲理之分。人物类散文的创作,一般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特点。无非两种写法:一是写实,二是写意。写实,偏多用于纪念性,写意,偏多用于抒情性。这篇《三婶》,从类别上看属于叙事,从写法看属于写实,应该是一个真是发生的故事。
我一直认为,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文学创作,才更有魅力。
作品《三婶》行文冷静、波澜不惊,但作者始终营造了一种压抑的阅读氛围。其运笔的基调和记述的事件性质相彰,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大家不妨看一看@微风轻扬晓月寒的这篇《三婶》好作品。
【特别声明:简评人的简评,只代表其个人观点,如原文作者认为不妥,可联系简评人予以删除,我们将会对相关简评文做移除专题处理。欢迎关注本专题,鉴赏更多好作品,请点击简评一篇好作品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