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里,看见一位四岁左右的小朋友在地上撒泼打滚,大声的哭闹。走进一看,原来是小朋友想买糖果,父母拒绝了他的要求。他采用这种方式希望达成他买糖果的目的。父母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妈妈终于忍不住了,说,起来,别哭了,买了,买了。孩子破涕为笑,高兴的拿着糖果和父母去结账。
在心理学操作性条件作用中,行为因结果而发生改变,结果包括奖励与惩罚。孩子哭闹的行为达成了买糖果的结果,买糖果变成了哭闹的奖励。估计下次孩子还会用这招达成他的目的吧?
公共场合,父母不去关注孩子的哭闹,以消除孩子这种讨厌的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操作性条件作用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一是找到并鼓励一种可取的行为,以此来替代不可取的行为。例如:去超市的时候,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向其它具有强化作用的活动,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选择,比如,选桔子还是苹果。并给予正强化(好主意,我也喜欢苹果),增加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二是消退也是一种方法。在孩子哭闹想要达成他的目的期间,父母必须强忍着不发作,不满足他的要求。这考验的是父母的承受能力,尤其在公众场合,是非常难堪的一件事。或许孩子也是本能的选择在公开场合闹脾气,因为父母只希望他们赶紧停下来,会“奖励”他们糖果。
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明确,始终如一的规则会帮助儿童学习管理自己的世界,并为他们实现目标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