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做了一项让我自己饶有兴致的实践和观察,人类能放下手中的手机吗?
离下一趟地铁进站还有2分钟,我站在队伍的中间,手中拿着手机。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分钟,脑海中想要拿起手机的念头如滔滔江水翻来覆去,像精力旺盛的孙悟空在翻山倒海般不停歇。
“我想看看朋友圈,了解一下我的朋友今天发生了什么趣事。”实际上,朋友圈里面百分之六十的朋友已经是断了联系有好几年的。实际上朋友圈里所谓的趣事,50%是微商的广告吹嘘自己的产品和产品给自己带来的有“格调”的生活。
“我想看看热搜,了解一下朋友圈意外的生活。”实际上,挂在热搜上的,大多数是娱乐明星家里的那点事,或者是键盘侠唯恐天下不乱发布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假消息,亦或是一些营销号哗众取宠,制造些低俗的话题或者是抒发一些虚无缥缈的情怀。
为了断绝看手机的念头,我开始把我的注意力放在了周围的乘客。放眼放去,不做低头族的人寥寥无几。手机就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磁铁一般,把人的眼睛牢牢的吸在了自己的屏幕上,不管你是在走路,还是在等车。
我不禁问自己,当手机还不是只能手机的时候,或者是当手机还没有问世的时候,我们都是怎么打发时间的?作为手机依赖中度患者,我居然想不起自己十几年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绝对活得比现在丰富,精彩。
我会愿意约朋友多些出来见面,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可以看到他们笑得灿烂如花,也可以看到他们怒气冲冠的样子,是多么生动。
我会愿意吃完饭,和父母多聊聊天,说说今天公司发生的事情。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纵使随着年龄增长,话有些唠叨,但是总能在你迷惑的时候给你一个方向。这也是陪父母慢慢变老的没好过程。
我会愿意花时间,培养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看书?弹吉他?插花?画画?跆拳道?让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发散思维得以充分的延展。
我会愿意花时间思考哲学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要到哪里去?”,来过一个只能前进,没有回头路,不会后悔的一生。
所以,把手中的手机放下,你愿意花时间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