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两周对孩子们的了解,在第三周刚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用两周时间抓纪律。
第三周进行到这里时,我要讲一下这一周“抓纪律”的心路历程——从信心满满到抓狂崩溃,然后到目前的卓有成效。
也许有人会说,不过一周时间,咋行进得这么坎坷?这都怪我一开始过于“轻敌”,我在实施管理的时候忽略了“孩子们本是独立的个体”这一方面。遇到问题的瓶颈,马上沉下心来思考,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策略,而且,我一再劝诫自己,千万不能心浮气躁,不就是多下辛苦,磨工夫吗?
好吧,那我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主要对策是:各个击破。找几个重点,约时间“谈话”,然后是各种苦口婆心,必要的时候还要不停的煽情,甚至从一粒尘埃讲到广袤宇宙,最后感觉到了孩子整个人都充满了准备重振旗鼓的那种力量时,拍拍他的肩膀,来一句“孩子,老师相信你,接下来让我看到你的改变”。对策实施到这里,就需要耐心的等待孩子回馈给我的改变了。
当然,结果往往是让人惊喜的,被“约话”的孩子,一般在当天就有改变,比如作业、字迹、课堂纪律。
其实各个击破的实质是鼓励,不要觉得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鼓励不管用,事实证明鼓励的影响力在成人身上依旧起作用。所以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鼓励。
以上所说的纪律不光有课堂纪律,还有宿舍纪律。我之前一直强调自律的重要性,自律不光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也尤为关键,但自律的养成不是一天可以做到的,我们成人可以问问自己,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他人,有多少人一直保持自律,比如坚持看书,坚持跑步健身……这样的人,一定是内心强大的人!
说到内心强大,我想起周二的语文课,《草房子》的最后一章《药寮》,主人公桑桑的经历让人感动不已,我在讲课时看到好几个孩子红了眼圈,而且不停地咽着口水,试图让自己的眼泪不要流出了,那一刻,我其实是心疼孩子们的,我感觉这不应该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该承受的。课后我问过几个孩子,因为我看到了那一双双亮亮的眼睛,有一个男孩告诉我,他想到了自己。我其实在课堂上总是回避这条界限,关于爱与生命,但敏感的孩子是很容易触碰的。有时候刻意的回避,还不如让他勇敢的接受。接受的条件是理解,理解的前提便是爱,我告诉孩子们,风暴和变故是你们左右不了的,但那都不是你们的错,世界上没有谁错谁对,只要爱你的人依旧爱你,那就够了。我当然希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足够强大,但这是一个慢慢来的事情。
本周的课前三分钟“微演讲”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且本来由女生垄断的小舞台,画风出现了扭转,男生在本周进行了“逆袭”。接到同学的“预约”越来越多,现在在我跟前报名的演讲作品已经排到了下周,这个画面颇有“百家争鸣”的即视感。
说完课堂,有必要提一下我们的“吾九美畦”,菜园子被围起来以后,孩子们陆续参观了属于自己的“领地”,而且有几个男生几乎每天去菜地绕一圈,回来向我汇报情况,“老师,咱们地干了,是不是要赶紧浇水。”我一再强调过蕊蕊老师不能浇水的叮嘱,可孩子们看到嫩芽一天比一天茁壮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想去呵护,下周准备选一支“菜园护卫队”,一来守护我们的劳动成果,二来间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每个孩子都在不同方面呈现出闪光点,这是这几周在对孩子们间接观察中发现的。比如班里有一部分女生特别细心,图书角的书籍分门别类整理的能力甚至超过大人,而且有破损的图书,她们能想到修护。还有我们从网上购置的需要自己组装的花架,正当我发愁怎么下手的时候,几个男生已经开始研究组装说明书了,然后用了几个课后时间,组装完毕,在这里不得不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啊!孩子们的闪光点太多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九月的秋,阑珊得紧,就着秋诗(晨诵课程),我们写下那些或华丽或淡雅的篇章,下周简书为大家展示孩子们关于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