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学到第16课的时候停下来期中复习了,之前每天一课的预习劲头十足,考试完接着预习17课,倒也没有怠慢的。从预习这样一件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巩固之后就会成为习惯。渐渐地,就培养出了孩子对自己的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表现的积极、肯定和心无旁骛,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文是和孩子展开聊天的最好话题,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都可以和孩子谈出许多彼此对文字的理解、对情感的表达。今天的这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更是和孩子一起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共读时光,从课文我们读到了《驴小弟变石头》《卡夫卡变虫记》《野兽出没的地方》《隧道》,这些小时候读过早忘记,但是读出来就能记起的绘本。这样的延伸阅读,也是我们在预习中一直都有在做的。
在读完这些同主题的绘本之后再来读课文,体会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就更加的深刻了。
通过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很明显,知道故事重在“变”,那么问题“为什么要变成树?”“变成树又是怎样的呢?”就出来了,果然,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展开的。
“为什么要变成树?”前四段的场景描述很清晰:妈妈喊英英吃饭,英英不想吃,进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可以躲开妈妈的催促,从希望→奇怪→惊讶这样的情感变化,从容不迫,在想象中完成了变身,身临其境,娓娓道来,写的就像每一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日常点滴,有种情到深处自然浓的味道,这便是我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
读完《我变成了一棵树》,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幕一幕,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毛姆说:阅读就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安放了我的遗憾、愧疚和不安。
作者顾鹰恰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将孩子和家庭面临的困境作为素材,写进童话里,教我们观察和思考,学会如何在困境的解决中完成精神上的成长。
这篇课文读下来,孩子自感流畅和愉悦,但是从赏析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只从故事内容上理解情感,远远是不够的。这篇课文中用到的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和叹词,以及令人眼睛一亮的奇思妙想,都是值得细细的品一品的。
先从文中第一段开始说起。
“英英,吃饭了!”没有提示语,因为太熟悉的场景,所以很清楚的知道是发生在家门口,吃饭时间。这个场景在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一个接一个》中,也出现过,来自于每个孩子的生活,感同身受,就不言而喻了。
提示语的主要作用是,让读者清晰地知道是谁在说话,有时提示语还会写到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神态等,使文章更生动。
描写人物说话的句子,一般有四种样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和没有提示语。
课文的开头,就是第四种样式,没有提示语,但是通过下文,我们能很清楚的知道,这段对话是来自于妈妈和英英。
三年级需要弄清楚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的写法,能从别人写的句子中认出“提示语”和“说的话”,知道“说的话”总是用引号“包”起来,提示语结束的地方用的标点符号是:
(1)提示语在前,提示语结束的地方用冒号,这是最常用的写法,小朋友们一二年级时常这样写。
(2)提示语在中,提示语结束的地方用逗号,这是本学期要立即学会的。
课文的第3自然段:“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课文的第10自然段:“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3)提示语在后,提示语结束的地方用句号,这也是本学期要立即学会的。
课文的第16自然段:“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说起来不难,听懂也不难,难就难在自己写的时候经常容易写错。所以,每当课文中有描写人物说话的句子时,注意一下,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感受一下;二是做一些改变提示语位置的练习题;三是自己写作文时尝试提示语放在前、中、后不同位置,通过不断重复去加强。
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完成了“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的铺垫,第四自然段就详细写变成树的过程,从希望到(惊奇)感到再到(果然)真的一系列的微妙变化,真挚细腻。
第五自然段上来就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还用破折号做了更一不步的解释,看着这些微小的写作方法,实则都是在为全文的基调和色彩做铺垫,细品,回味,童贞。
第六自然段,可谓是令人大开脑洞,各种形状的鸟窝,省略号表示未完,我们还可以补充,更奇妙的是,鸟窝还能跳舞,这画面灵动又可爱。
鸟窝不住鸟,请进去的都是小动物,地上跳的、树上爬的、水里游的,唯独没有天上飞的,这也为妈妈可以进到鸟窝来做了铺垫。
接下来就很有意思,妈妈的到来,让“我”紧张、高兴、失望,“我”不断的心理变化,真的就是把一个真实的小孩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十分贴切。
第9自然段,难得“的地得”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重温一下三个字的用法,很有必要。
修饰词+“的”+名词:丁零丁零的响声
修饰词+“地”+动词:嗵嗵地跳着
修饰词+“得”+补充说明: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
一直以来,在预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我都会请孩子把“的地得”给括起来,这样的好处便于找出句子结构,更好的缩句。
全文的动词,不计其数,每一个动词读起来都意味深长。第12自然段,“打开、拿出、分、吃起来”一连贯很亲密的动作,妈妈像是小动物们的朋友,没有半点的陌生。由食物引发的两次“咕噜噜”,递进,贴切,画面感极强,这段描写就是完全可以迁移进自己的写作中去的。
接下来小动物们的惊讶、疑问、猜测,从15自然段到19自然段这样循序渐进,也就严丝合缝的水到渠成了。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惊讶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疑问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否定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猜测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确定
“哎呀、噢、哎、咦、呀”灵活自如的叹词,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经过这样一番“我不确定妈妈知不知道这棵树是我变的一系列的我的猜测”,到“妈妈非常确定以及肯定的知道这棵树就是我变的”两者之间的“博弈”,回到结尾就是恰到好处的圆满,和解。
全文如行云流水,一个标点,一字一句一段,无不是道出了母亲、孩子的心声,微小而具体的幸福支撑着人的精神。
感受完全文的情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疑问,妈妈为什么选择三角形的鸟窝呢?
小孩一秒回到现实中,说: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