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习惯直接喝温水,一口下肚,饱腹又解渴,但是,从来不是我烧的水,都是家里人早上烧好,放在保温壶里慢慢变温的。宝宝出生之后,给她喝的水不能再时温时热时凉,便买了恒温壶回来,不仅方便烧水,而且也可以恒温在40-45℃之间。
用了许久,今天瞅着有空,用恒温壶烧一壶开水,看看“温水煮青蛙”的沸腾方法。恒温壶是透明的玻璃,烧水时,水底发热冒出的泡泡清晰可见,水里还会一丝一丝地像冒热气一般,倘若这时是夜晚,用五彩的灯光照射,所穿透开水投射出来的光肯定很美。
小巧玲珑的恒温壶,温度设定界面只能显示两位数,99℃,销售的人说显示99℃,但沸腾后便可达到100℃,自动关闭煮沸功能,跳到恒温模式,保持设定的温度不变。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看到,从水刚开始自身的温度,慢慢跃迁到100℃,是从恒温壶底部,也就是水的底部发热板,“制造”出第一个水泡开始,第二个第三个……不断累加,直到达到100℃,依然在冒着水泡,沸腾的水让水泡一个个破裂,这个过程需要几分钟。到了100℃后,进而慢慢开始降温,降到我所设置的45℃,自然降温因为室温和天气的影响,今天降温用了半个小时,天气热的话可能还得四十分钟。
从自身温度,到沸腾100℃,看似几分钟时间,但这里面涉及方方面面的助力。恒温壶发热板的电热丝较新,发热便比用久了的速度快;水泡也不厌其烦,一个一个水泡冒出,上升破裂上升破裂,有一种贡献的精神;周边室温和气压刚好,让它轻松便沸腾起。
这样看来,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人生如果要达到100℃,该如何坚持,这个比盲目坚持重要得多,坚信坚持的力量,我更坚信有方向的坚持的力量,这与自己所制定的人生蓝图应该保持一致,这样才不会偏离赛道,不会迷失自己,不会连第一个水泡都无法制造出来。
开水达到100℃以后,我设置了45℃恒温,它便需要慢慢自然降温到45℃。我大概算了下,大概用了半个小时,比沸腾用时长很多,但是它到了45℃之后,总有电和电热板,就不会再往下降,当然,也不会往上升,继而达到知道恒温稳定的状态。
无论一生之中多么辉煌,或者多么平凡,总有那么一天,会因为自己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不废吹灰之力,慢慢进入稳定的阶段,不管慢生活,还是快生活;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里人,都需要稳定二字,也像恒温壶一样,需要由支撑条件才可平衡。
记得有一句话,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时,请静下心来,控制浮躁,而不是消除浮躁。从零开始会更加让人愉悦,“温水煮青蛙”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做人做事慢慢来,该快则快,争取达到自己的100℃和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