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孩子们不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目的一样,大人也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生活态度取向。这是你从自己孩提时代开始,就积累着大量潜意识的决定,这些决定共同形成了你的生活态度取向。并且直接影响着你对孩子的态度和孩子的性格。
生活态度取向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
不论哪种生活态度取向,关键在于其主要动力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描述你是谁?它们代表着你在生活中做出的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决定。
成年人的两种生活态度取向:
一、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当你觉得自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或不安全时所采取的行为。
当孩子们感知他们的世界,对其做出决定,并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须……”的信念的基本结论时,性格取向就形成了。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孩子们在相同的环境下可能做出的不同决定。
1、“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让别人照顾我。”(安逸)
2、“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控制自己和局面,这样我才不会觉得受到了羞辱。”(控制)
3、“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讨好别人,这样别人才爱我。”(取悦)
4、“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更努力地赶上,甚至做得更好。”(力争优秀)
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生活态度取向的,可以对照下面四条看看哪一条最符合自己:
1、安逸型:当我和自己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出现紧张、痛苦和压力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2、控制型:当事情井然有序而且很有条理,并且我能控制自己和局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应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尴尬并被羞辱或被批评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3、取悦型:当我能取悦别人并避免冲突而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困难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感到被拒绝、被孤立或者不被人欣赏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4、力争优秀型:当我获得成功并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觉得自己愚蠢、没价值、没有意义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二、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通常行为。
每一种取向的优缺点,影响着我们作为一个家长的行为。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的目的不是给自己套上框框,而是增加我们的自我了解,以便我们更合理的做出选择。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时,你就能够找到方法克服它,就能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生活态度取向对养育风格、教学风格的影响
当我们学着把自己的缺陷变成优点时,我们就会成长。随着我们对此认识和了解得越来越多,我们的成长会越来越令人鼓舞,越来越有成效。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以及它对我们与孩子的关系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通过时间和耐心成为最好的父母和最优秀的人——我们能做到。
安逸型的家长:如果能够让孩子在会议上参与制定限制、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并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就能更加有效。
控制型的家长:练习掌握如何给孩子提供选择、问启发式问题、让孩子参与决策,教养效果会更好。
取悦型家长:如果教会孩子及自己不再只关注别人的需要,照顾到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就会受益无穷。
力争优秀型的家长:如果能够尽力抛开自己凡事都要正确并最好的要求,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去发现对孩子更重要的事,他们就会更有效。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觉得自己好像是这四种生活态度取向的综合体。读了这一章我明白了不论是哪种生活态度取向都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的,当我们学着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时,我们就会成长。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而“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会以这种爱的方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