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的动感如何达成》有感
达成文章动感的技巧:转换对立元素,把握转换节奏
通俗的说,转换对立元素就是轮流做两件事,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提出观点时,读者正在远距离观望;论证观点时,读者已经被吸引至近处。提出的观点,必定是抽象、综合、宏观的信息,一般读者很难调动兴趣。但论证观点时,列举出具体、详细、微观的信息,却能使读者注意。不过,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看一个地方太久了,总会累的。
这时需要把握转换节奏,在读者兴趣降低之前,将其拉到另一个元素、地点。
在张爱玲先生的《琉璃瓦》中,开头便提出了父亲姚先生很爱自己的女儿,“我们的是琉璃瓦。”一个抽象的观点,后面便讲述如何爱。用大女儿铮铮的婚事,详细、具体的论证了这点。随后,就再次转换了镜头,对准了二女儿曲曲,使读者兴趣不降。
文中的例子分析:
第一段,第一句“这里是一个男性的社会”明显强调“性别”。第二句解释具体原因。此时,一部分读者已明白本段讲的是性别歧视。第三句就以详细具体的事例论证,多数读者主要看这一句。两个镜头,一次抽象,一次具体,一次转换。
第二段,以当事人的言语,从微观角度,论证第一段性别歧视。
第三段,第一句“同样”、“很少有黑人”点明了“种族歧视”。第二句解释具体原因。第三句老工人的话直接论证了种族歧视,很有说服力,带有真实感。第四句“都是锯条留下的伤疤”,应该是强调老工人的“老”,工龄之久,加强了言语的说服力。
第四段,第一句“讥讽和折磨”指出本段抽象信息“侮辱”。第二、三、四、五句都是详细描述“侮辱”。最后一句以当事人“梅森”的话解释原因“软弱的男孩留不下来”,以及加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