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按照 ”股价很可能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 按价格梯度买入” 来交易以后,一个显著变化,是交易次数减少,心态也变得更平和。以前常有的情况是,如果这几天股价波动很小,就觉得很无聊,不刺激。 或者是持有一段时间后,发现涨的不好就换掉,短线交易比较多。或者,几天没有买卖操作,就觉得空虚,好像没有在投资方面努力工作。或者,对交易没有计划,全凭感觉和情绪。又或者,开始制定了交易计划,但很快被各种情绪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跟完全没有计划也差不多。
当时认为,造成这些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纪律性。很对,但是并没有卵用。
我不能靠自我强调纪律性而变得有纪律,我也不认为有其他人能做到。爱因斯坦说的对,你不能在产生问题的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不能通过教育自己不要冲动来减少冲动交易,你不能通过告诉孩子要勤奋而让他变得勤奋,你不能通过告诉自己要心如止水来减少外界对自己的影响。教育的失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所有问题都出现在这里:妄想在产生问题的层面找解决方案。
交易缺乏纪律性是一种表象。底层的问题,是我并没有建立比较正确的交易理念。纪律并不是一种独立范畴,而是交易理念的自然体现,剥离交易理念来讲纪律,毫无意义,也不可能获得纪律。如果我不认同 ”股价很可能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的理念,必然会用别的标准来买卖。如果这些标准本身又不固定,甚至干脆根本就没有标准,只是逛论坛,抄作业,想当然,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结果自然是一会儿这样买,一会儿那样买。而确立比较正确的交易理念,纪律会自然浮现,根本无需特别努力地专门养成纪律。
认同 ”股价很可能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的理念,必然不会对股价波动幅度小感到无聊,因为它本来就不应该怎么波动:几天或者几周之内,一家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怎么可能会出现显著变化呢?除非发生重大事件,我看到的那些波动,大多都是交易者的情绪波动。我可以利用这些情绪波动完成交易计划,比如下跌到预先设定的价格后买入,但不应该受其影响也变得情绪化。
我按照上述策略执行交易,已经有一段时间,似乎逐渐暴露出一个问题:首次建仓后,在2个月内,没有等到第二次买入机会(我设定为比第一次买入价格低5%),而且看起来,股价开始上升,似乎不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还有符合前设标准的买入机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仓位不足。
以前分析过,仓位不足,并不会带来风险,结果只是少赚。
当时分析这件事,是因为自己害怕仓位不足,趁着回调,以不符合前设标准的价格,补了一点中海和中核。
随后,因为意识到犯规,很快就卖出了新买的中海,但是新买的中核并没有卖出,因为隐约觉得,其中有些问题我还是没有想清楚。
少赚当然不算错,可是,有没有什么比少赚更优的策略,同时风险也不至于明显放大?
据说,段永平曾经也想问巴菲特这个问题:如果建仓后,股价一直上涨而仓位不足,该怎么办?
我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确定你买的这只股票,其价格在未来10年或者更久时期内,大趋势是一直上涨的?
如果把握很大,那么在你建仓以后,尽管价格上涨,还是可以继续买入。
以马后炮的观点,十年前的任何时候买入长江电力都无比正确,不管你买了几次,也不管后面几次的价格比第一次高多少。问题是,你当时怎么知道买入后10年,它的走势会是这样?
最近,雪球上流行散户乙买老窖的故事。我没有细究他的决策依据,有点印象的是,他并没有预判老窖未来会涨多高,而是认为以相对保守的盈利规模来看,当前价格就可以获得可观的股息率。至于后来白酒成为机构抱团股,因而价格高涨,是不在预料当中的意外。
10年内保持当前或更高盈利水平,首先要求公司最少能活10年,最好30年以上。确定满足这一点的公司就很少。连腾讯,我也不敢作此断定。茅台应该问题不大,我相信即使XX换了,它都还能继续。我目前的持仓中,我觉得能活10年,甚至30年的,有京沪、长电,概率比这两个低一点的,有中核,其他的要再第一点。
除了能长期存活,第二个要求,是长期保持盈利能力,至少保持当前盈利能力。我的感觉,京沪和中核似乎没有大的问题。
结论:二者的最高仓位可以提升到各15-20%。另外计划新天的最高仓位可以到10%。
试验的增仓方式:仍然按照梯度价格方式增仓,每一阶段增仓不超过3个价格梯度。所用资金为新进资金,不从别的股票调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