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夜晚再度回流,
完全的静默拥抱着我,包容着我。
但我并不寂寞,
反而感到愉悦,愉悦与静谧的狂喜。
——艾德华·艾比《沙漠隐士》
夜深的时候,人的感官会不自觉地放大。
此刻,22:30分,坐在书桌前,面对窗户,我正写下此刻窗外寂静的雨声。
因为有雨棚的遮挡,可以尽情把窗打开,让雨声走进来,而我,则沉浸式地陷入这迷离丰盈的白噪音中。
寂静的夜晚,雨声也是有层次的。
最近的也是最清晰的声音来自雨棚上的雨,随着风的吹拂,滴答滴答,像是一群小鹿轻盈的脚步由远及进,又渐行渐远。
而来自地面的雨声则因为楼房的高度显得朦胧,但细细辨别,便能够听到雨滴在路面、草地间激起一个个细小水涡时的沙沙细语。
不远处的桥上,橙黄的路灯在雨帘的掩映下蒙上了一层冷调,当车子从桥上驶过,轮胎与水面溅起层层叠叠的水花,仿佛浪花拍打在礁石的声响相随而至。
春雨如烟,声音如小弦切切般缠绵细软,一夜雨后还能道一句“海棠依旧”。
而夏日的雨,更似琴弦被拨动时的清脆、不拖沓,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将炎热、蝉鸣、浮躁一股脑冲刷,伴随清爽凉风的抚慰,泥土青草的清香和着清爽甘冽的空气吸进鼻腔,天地间仿佛只有雨声在和内心呼应、共鸣。
从上午到深夜,其实雨一直都在下,时而如细语呢喃,时而碎玉脆响。但好像只有在夜晚,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最能够感知到雨的存在。感官的开放激发了五感六觉的觉醒,和对内在的觉察。
为什么会说是寂静的雨声,实际上雨声是不静的,甚至有些喧闹。但是觉察到雨声时,往往是处在一个静谧的空间里,或者是内心很安静。
在安静的环境里,感知雨,也是感知“自我”。
作为主语而存在的“我”,常常不知不觉消失在生活里,“你”和“Ta”更容易成为焦点,因为人的视线,决定了一天中98%的时间都在看“我”以外的东西。
除了生理反应和情绪能够激发人关注内在,大多时候,我们的精力总是向外耗散的,能量不断向外输出,而没有回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外忙碌一天后,总会感到虚无和空乏。
而在寂静的环境中,在自然之声中,对自我的觉察和感知慢慢地就生发了出来。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作者戈登·汉普顿说:
寂静就像时间一样,不受干扰地存在着。
我们只要敞开胸怀,就能感受得到。
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
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
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
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
为什么寂静的声音有治愈性?
淅淅沥沥下雨的声音、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草地里夏虫的声音,还有寂静无声的声音……
这些被称为“白噪音”的声音能够用其持续而安定的声音将外界隔绝,带来安静放松、专注沉浸。
寂静里的声音可以传递缓慢平和之感,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拂过肌理,每一个毛孔都在苏醒;像一条涓涓溪流缓缓淌进耳朵里,在意识的混沌草坪里描绘出细腻的沟壑。
平静像是从身体里长了出来,逐渐变得丰盈而蓬勃,最终长成一棵遮天蔽日的“苍翠大树”。
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在读《夏日走过山间》,这本书描绘了一段在山谷间的自然之旅,是一本非常适合一个人在夜里读的书。文字细腻,如诗如歌,非常有治愈性,读的过程,内心感到妥帖、自在愉悦。
作者在开篇说:“我们的工作、职责和影响力等等俗务已经生出了诸多烦恼,面对云,我们至少可以保持静默,就像石头上的一块地衣。”
所以他在山中,观察目及之处所有自然之景,星辰、树木、鸟兽,全身心沉浸在自然之美中,并且从中感受到疗愈和平静。
他说山风,“静谧轻缓的气流简直不该被叫做风,而更像是大自然的呼吸,在所有生灵耳旁轻声抚慰。”
他说云朵,“不妨把它看作植物,沐浴着最纯净的阳光在天空的旷野上生长,每一刻都比上一刻更趋于完美,直到最后完全绽放。雨滴和冰雹就像它们的浆果和种子,在倾泻过后逐渐凋谢和枯萎。”
面对静谧无言的自然,人自身的能量和外界的能量守恒地互相传递、交融。在大尺度的觉察和感知中,生命好像无增无减,不必去留意时间,不再匆匆忙忙,宛如树木和星辰。
树木无言、星辰无言、大美无言、寂静无言。诗人利亚尼奥说:“我不是寻找理解,而是把意义探求。带着静默,带着一种莫名的预感,梦寻星星与孤独的卧榻,在那里就可以遗世而无所不往。”
静默的无言,是内在如风的自在独行,是自然丰盈饱满的滋养,是生命空悠绵长的回响。
窗外雨声依然,无言的夜色醇厚浓烈,像是要把雨也吞没进无尽的黑色之中。
除了雨声,寂静是此刻唯一的声响。
By:杨泡泡
- End -
作者简介:杨卉(杨泡泡),企划编辑,终身学习践行者、007不出局践行者
公众号: 人间便利店丨
标签:
· 读书达人 一年读100本书
· 原创写作——专注个人成长、文学、美学
· 终身学习 复利成长 诗意生活 用文字的力量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