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招聘软件上准备找工作,一步一步按照流程填写在线简历。毕业时间、实习经历、项目经验、校园荣誉、技能证书。其他几项我都可以充实地填写上,唯独技能证书这一项被空着。
01 大学四年,我除了有一个英语四级证书外,其他技能证书一个也没有。
读大学时,我坚持“证书无用论”,舍友们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准备考教师资格证。睡在我下铺的舍友,让我陪她周末去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用书,她说:“咱们先买书,然后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准备考试吧!”
我则天真地认为我毕业之后是不会做老师的,所以也没必要考教师资格证。
周末我们一起去了书店,她买了考试要用的书,我则买了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学小说。上完课之后,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她在做教师资格证的考题,而我痴迷在小说的世界中。
大三那年,舍友拿到了教室资格证书还有会计证书,考这两个证书占据了她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我曾经问过她:“你毕业以后要当老师还是要做会计”?
她说:“ 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先把证考下来再说吧!”
毕业之后,舍友留在她们县城做中学老师,而我则开始了北漂打工的生活。我投了好多份简历,也收到了面试邀请。每次去面试时,公司人力资源的小姐姐都会让我填一个面试表格,其中有一个长长的空格处,需要填个人掌握的技能证书,而我每次都空着。
02 证书真的很重要吗?
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盲目地考证,目的是为了在找工作时增强自我的竞争力。证书真的很重要吗?
陪着舍友考证学习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意味,而现在的我,则一度后悔、怀疑自己的能力。无一证书的我,在面试之后,徘徊在北京的十字街头。
我在知乎上找答案,我问身边的老师和前辈们,焦虑地等待着他们回答的同时,也对自己展开了思考和剖析。
前辈们告诉我:“其实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证书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你在没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证书能够证明你对这一行业的认知程度。“
知乎上的有的大神则认为:“ 浪费时间考一堆无用的证书,还不如多去实习,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做中学老师的舍友,现在的她还在劝我要考教师资格证,她认为拿下证书不一定要从事这个行业,但是可以给自己留下一个后路。
她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等你在外漂泊累了,可以回家做个老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03 考证是为了明确自我的职业规划
现在我明白了,证书的多少虽然不是证明能力的唯一方式,但是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反映出自己的学习态度。
不建议盲目考证,但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多一种选择就多一种出路。
证书是你简历上最直观的证明你能力的一种形式,在我经历过无数次面试之后,总结了HR面试你的时候,也仅仅就是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所以你的简历丰富的程度,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你的竞争力。
成年人做事要有结果导向的思维,说白了就是要功利性一些。比如你英语四级没过,跟其他有四级证书的人相比,面试官肯定会主观地就认为过了的人英语水平更好。同样是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简历平平,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如果你有一个小语种证书,或者有一个双学位证书,那么你给面试官的印象又会多加几分。
毕业之后,真心感觉大学真的是一个人的增值期,把握住大学美好的时光,多学习多出去实践,考一些有用的证书,切记不要天天宅在宿舍刷剧吃零食,这样不仅会让你丧失思考的能力也会让你身体越来越不健康。
现在我在准备考出版编辑证书,由于我大学时期所学专业不是出版专业,在从业一年后,我逐渐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下定决心拿下一个证书。